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探讨

时间:2022-03-23 06:22:28

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探讨

摘要:建筑项目的前期造价对于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论述了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如何控制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

关键词:建设项目;前期;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通常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到竣工结束一共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后期竣工阶段。而工程造价管理则应该贯穿在整个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包括上述三个阶段。但是相对来讲,前期准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最为重要的,虽然其在本阶段所花费的成本仅占总造价的30%,但其却能够对建设项目总工程造价产生70%左右的影响。这是因为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工程施工设计、材料采购准备等诸多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工作。然而很多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以下笔者就从自己的工作经验体会出发,来谈谈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

1、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大一部分建设项目存在着前期论证上的不充分,导致项目存在先天不足之处。这是由于部分投资的项目在前期准备阶段,缺乏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且建设预期效果、建设条件、配套设施、资金保障和社会发展等具体内容都缺乏可行性论证,虽然也做了可行性研究,但由于缺乏具体、准确的内容和数据支撑,所以可行性研究往往流于形式。同时对于建筑项目的工期没有进行准确的预计,部分征地和拆迁无法按期完成,设计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施工图纸的提供,从而使施工阶段存在较大的压力,部分项目还存在着反季节施工,从而导致工程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不仅建设成本增加,而且浪费也较为严重。还有部分项目在手续和报批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就开始仓促开工,这样就会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得不到保障,无法及时进行工程款的支付,项目即使竣工后由于手续不完善,从而导致无法进行验收,不能使固定资产进行顺利交接。

1.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过多的关注设计的新颖性、安全性、实用性,先进性,对设计的产值过于强调,而对于设计产品的经济性则存在着忽视的情况。而且目前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也在设计过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由于新技术和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工艺还不够成熟,这就导致费用上要高于常规材料,导致造价的增加。建设单位对于设计任务书缺乏对各项功能的具体指标控制,而只是将总体建设规划和意图进行表明,其余基本是依靠设计单位来进行确定,由于建设单位缺乏主观控制性,从而导致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缺乏有效的控制,建设过程中出现主体加层、装修时大面积拆除墙体及提高工程投资额度等现象较为普遍,给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1.3、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问题

1.3.1、评标方式不合理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对招投标活动中的评标专家委员会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项目业主对项目定标的直接影响,在理论上体现了项目评标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评委往往只有评标权力而没有后果责任,加之评标时间过短,往往缺乏对投标文件的系统性分析和评判,多数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切实发挥其预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1.3.2、建筑市场欠规范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尚未规范,缺乏成熟的市场行为,切实实现建筑市场的规范化任重而道远。在招投标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争抢工程往往采取恶意降价等种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导致招投标市场陷入非法竞争的恶性循环。部分单位盲目压低竞标价格,中标后不是亏损就是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追加费用,甚至偷工减料,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

此外,还有一部分工程承包商以更低价对工程进行分包、转包,致使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工程造价失去控制。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招标单位虽然公开招投标,实际上已内定给某一工程单位,其他投标单位只是陪标,导致招投标流于形式,使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落选,不利于正当竞争,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2、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措施

2.1、投资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就是前期决策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需要认真研究多种投资方案,并进行全过程造价比选,确定合理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需要仔细对各种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选择最佳建设方案;需要以优化建设方案为基础,确定投资总额。

2.2、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是指建设项目的整体策划和设计,并按照概预算方法来估算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并且向有关部门呈报结果申请审核,这是工程造价的最高限价。初步阶段确认的概算就是前期工程造价的最大限额和管理的指标,在以后招标和确定合同定价时都不能够超出这个最大额度。在完成总体设计后,对工程具体施工事项进行策划的阶段被称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个阶段的设计方案确定了实施建设工程的施工成本和方式。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要编制施工图预算,并确保施工图预算不得超出工程概算。1.3招投标阶段建设方在招标前要依据施工图预算拟定一个招标底价,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招投标。中标价格就是建设和承包双方都认同的工程价款,也就是合同当中需要准确标示的价格。双方都应该严格履行责任,建设方应该准时给施工方拨款,施工方应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准时完成施工。双方都应对控制工程造价负责,以确保双方都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3、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3.1、规范建设项目前期论证准备工作

作为建设单位,在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制定全面细致的工作方案,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建设单位也需要对原材料的供求关系作出准确分析,预测各种原材料的供货成本和需求数量,以便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细致合理的建设工程预算,从而提升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降低甚至避免因前期决策失误而带来的损失。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实施,严禁擅自变更建设规模、标准和其他实质性内容,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建设规模及增加投资的,应按规定权限规范报批。

3.2、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建设方案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理论依据,能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各方案经济比选,确定适当经济规模和产品方案,合理选择厂址、进行平面布置,选择适用的生产工艺方案,选取先进可靠的设备,合理筹集资金,得到最佳建设方案。此阶段明确了项目是否可行,进一步优化方案设计。

3.3、充分考虑影响工程前期造价的因素,合理确定工程概算

在可行性研究中,通过多方案经济比选,已确定最佳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要认真进行投资估算,形成准确的工程概算。工程概算要参考相似的工程,并与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进行编制。这一阶段的投资估算将会成为日后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在原则上是不允许突破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各类影响因素,尽可能全面、完整并留有一定裕度,为后续的造价控制设定合理的限额。

4、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前期造价的控制工作要围绕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这两个方面,采取主动控制措施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手段,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是做好项目前期造价控制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项目成本控制最重要的步骤。

参考文献

[1]崔平.浅析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03:33-36.

[2]赵晓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徐健青.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71+73.

[4]陈曼英.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方法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8.

上一篇:管道补偿与固定墩推力计算浅析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