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6-16 02:26:31

关于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构成为基础,分析总结了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优势,并对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住宅建筑 电子智能化 设计 建议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TI)的发展,智能建筑正由智能大厦(BI)走向智能化居民小区,并走进家庭。而建筑电气工程的具体实施手段包括利用和发展电能、电气设备和其他电气技术,它的总体目标是改造和完善环境,使建筑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技术互相协调和适应,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好的使用空间。近年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住宅建筑电气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先进,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智能化可以看做是住宅建筑电气发展的最高目标,即是要求通过实施怎样的电气设计和设施,使住宅建筑整体能够更少的消耗,更多的使用,具有更高的效率。

一、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住宅建筑智能化的应用基础是已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对整个电气化功能平台的升级。随着智能化应用的加入,整个住宅建筑的电气控制功能进一步精确化和高效化,为实现更高级的管理功能奠定了基础。目前,常用到的电气技术都涉及到智能化的应用,如常见的电气辅助技术(电源技术、防雷技术、抗静电技术等),电气信号管理系统(如消防监控、闭路监控、多媒体线路等系统),这些技术一方面将智能化技术深入应用,另一方面又为更高层次智能化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相应地带动了整个小区建筑群的发展。

二、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优势分析

1、 智能化的系统集成

电气智能化系统使小区建筑内原来呈现分离状态的电气设备、控制信息和各种控制子系统都被并入到计算机网络中来,共同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整体控制平台。在此基础上,小区建筑内的电气管理、水电暖气供给和其他控制任务都得到了重组,并建立了信息共享系统,能够使电气的运行根据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而得到调节,从而达到综合配置资源并使其更合理利用的目的,有效地减少了电气系统中能源的消耗,电气设备也在该系统的作用下,日常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设备还能定期得到自动化的保养,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2、较强的控制能力和较高的准确性

电气智能化系统高超的处理能力,能够代替人脑完成大量的测量和计算工作,并依据这些数据很好地完成判断和控制功能,反映速度和准确性都远远高于人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住宅小区中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的能力。以往,对于那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因为涉及到的因素过多,人工难以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信息处理,而不具有控制能力。现在,依靠电气智能化系统就可以简单有效地完成更精细化的控制,即使是对于离散型的控制对象,也能实现良好的控制。

3、优秀的互动式协调控制管理模式

电气智能化系统改变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只能按照系统原有模式进行的状况,管理人员可以和电气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交互,电气设备也能自主地和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通过多方协调,建立起一个更加切合实际的模式化管理方式,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协调促成管理模式的改变,使得系统的管理控制更加协调。

4、强大的扩展能力

电气的智能化使得管理的柔性化成为了可能,既可以按照人们的要求执行策略,也能够根据控制对象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协调控制,还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电气设备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的控制工作中完成自我协调、自我适应,能够根据实际环境的要求构建出更加多样的管理控制模式。从长远来看,这种智能化的电气管理系统,能够适应现代住宅功能复杂化的趋势,是未来住宅小区电气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二、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建议

1、合理预测住宅用电负荷

住宅小区居民用电量的负荷确定与小区的供电网的基础数据相互依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生活习惯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城市能源政策与电力供应实际状况的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电气化的智能设计。为了在设计中便于计算,对于单元住宅、整栋住宅楼的用电负荷的计算,实行《住宅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取上限值进行设计与计算,在实际设计中以《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技术措施》中的相关规定措施进行定向选取。

2、安全、适应发展的用户线路系统

城市住宅电气线路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适应发展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预期超前意识,从而以达到满足智能化得要求。现代城市住宅的暗配电气线路系统是难以更换或增加的,所以设计时尽量做到一步到位,达到满足远期负荷需求。所以针对以往住宅电气线路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住宅设计规范》中的基本规定“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l0mm²,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2.5mm²。另外,现在城市住宅的配电线路系统都是定格很难更换或者是增加的,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尽量做到一次到位,达到远远超过现阶段符合需要满足远期电力负荷的要求。

3、用户配电系统中增加分支回路数量

老式传统的住宅小区,其电气设计中大多数的照明与插座设计的分支回路都比较小,甚至出现两者共用一个回路的情况。而配电系统设计的分支回路较少,将会导致每个回路所附带的负荷急剧增加,相当于线路的基本截面减少,最终会出现用电负荷过大引起线路温度的迅速增加,导致电气线路事故多发。在现代化住宅中对配电系统的设计,充分增加了分支回路的数量,也就相当于增加了线路的基本截面,从而减轻用电负荷,降低线路问题,增加电气线路的安全。

4、做好防雷及等电位连接设计

防雷措施一般是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基础钢筋接地、柱主钢筋作引,在屋面突出位置安装接闪器,与屋面突出的金属物、避雷针、带、网可靠连接,与此同时要对建筑物作做等电位联结设计处理,总等电位联结与建筑物联接采用镀锌扁钢焊接,与各种金属水管,暖管,煤气管联结采用镀锌扁钢箍接,与进户PE线联结,采用穿PVC32管暗敷设。最后,还有做好防雷接地处理,电气电源进线处重复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弱电设备均共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装置处理,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5、电气外线设计

首先,在住宅电气智能化设计中,变压器的设计容量需要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面积)

和严格的预期来确定。其次,住宅小区内变压器台数的确定需要根据该小区的总体布局情况和所在区域的变电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进行考虑而设定。城市住宅小区内低压配电半径一般按照设计要求为低压供电半径的250m。再次,一般城市住宅小区低压配电均采用放射式供电的方式,其中对于多层住宅需要进两路:动力设备和照明各进一路;高层住宅需要进四路线:消防电源(二级负荷)进两路,商业及住宅照明各进一路。

6、安装并完善消防系统

现代化城市住宅中因为电气设备的繁多,特别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完善的消防系统成为重中之重。首先,供电电源应采用市电和应急电源两路电源方式;其次,必须拥有应急照明设备;再次,必须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或手动火警报警设备;最后,必须选用阻燃性的电线电缆和符合防火规范的开关。

结语

随着现代化住宅建筑的功能日益复杂,对生活功能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也愈加精细化。而电气智能化的应用,将会很好地迎合了居民的这种要求,在保证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巨安.浅谈现代化住宅电气设计[J].山西建筑,2002(5)

[2]王晓红.住宅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2(10)

上一篇:爆破技术在冲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下一篇:110KV变电站保护装置异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