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的情感教育

时间:2022-03-23 08:08:20

不能忽视的情感教育

【摘 要】 情感是德育的灵魂,而情感缺失恰是当代德育的现状。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在堂课中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注重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学生 英语

我们这套《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联系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也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一有效资源对学生的品德修养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牛津版8A Unit One Friends 第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Choose one of the three friends as you best friend. Who will you vote for? Why?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 partners.

这个结果有点令人惊讶!选择Betty这个慷慨大方而又助人为乐的女孩的人数只有五人,全班58人,不到9G。这说明了什么呢?助人为乐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了这一代已经只剩下空壳,还是有更好的德行代替了它?细问择之与不择的理由更是匪夷所思。择之‘Because she is generous, she can share her things with me.’ ‘she is helpful and can help me with my homework’原来Betty 可用价值在此。不择之 ‘She is helpful. Maybe she has no time to stay with me’ ‘Maybe she will ask me to help others’看来每个人首先都是从利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本位主义思想在作怪,还是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的”事例影响了年轻的一代。选择Max则反映了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变大,不仅体现在成人身上,孩子们也是深感生活的沉重。与父母、家长的代沟与矛盾,让他们长期处于焦躁当中。有个朋友当他们的开心果是件很惬意和幸运的事。但是通常此类朋友很难做到同甘苦共患难,他们只能是最普通的朋友。看重May 的品性的人几乎有一半,说明大家还是懂得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为朋友保守秘密和不说别人的坏话,他们更在乎是否能为他们保守秘密。这也许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系,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大多数都是比较叛逆的,同样的处于花季年龄的他们也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父母教师很难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真心朋友这时如能适时的出现对他们肯定是有帮助的。

1. 充分利用教育环境积极营造氛围

精心规划,开设绿色植物角、英语角、图书角、书法角等,而且还要让教室干净整洁,走进去就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安排目的是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成为激励学生爱祖国、家、集体、爱劳动、奋发向上的阵地。

2. 坚持以德育人,以身示教的原则

情感具有弥散性,或者说传染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我们教师就要以人格魅力去影响他,让他在与你不经意的交往中吸收你身上的优秀品质。我们还要学生学会甄别。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每天采集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给学生甄别的尺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 严格培养学生意志力,有意识地锻炼学生

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凡是经过努力能做到的,就一定要求做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意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肯定优点,克服缺点。

4. 以情激教,用心浇筑

爱是动情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情感教育就很难进行。教师要以温馨的爱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教育,情从哪里来呢?一、情从诚挚中来。诚心实意就是对学生成长的投入,在他们面前毫无私心和假意,为学生顺利成长创造教育条件。二、情从公正中来。教师有时会有意无意表现出不公正,不一视同仁,不能公正地爱护每一个学生,使部分学生与教师的感情疏远。有的学生最后到了很难教育的地步,往往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三、情从实事求是中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若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最容易伤害学生的感情,会使学生蔬远教师,有的甚至对教师耿耿于怀。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记住:好的德行取决于正确的价值观,那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坚守课堂这个阵地,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内容,巧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德。只有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创造性的教育,才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才是利国利民的教育。

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吧!

朱小蔓. 情感德育论[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力 下一篇: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