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过程 滋养学力

时间:2022-03-23 06:51:10

第十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主题是“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学力,简单说,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学力”概念所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更强调主体性学习和学习方法的习得。“学力”的内涵不仅包含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要素。

以“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理念为指导,钱老师的课具有以下特点:

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必要性,注意到了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吸纳和建构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自主吸纳和建构新知识的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我们看到了参赛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提供机会、以身示范、施以援手、时时渗透,如:词汇和文本教学中的以旧引新、小组合作、以一带多、举一反三等方法,在学生暂时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分步达成目标等。本课语篇分为四个场景,均有相应的情景插图,描述节日的语言形式也基本类似,因而教师对第一幅图The Spring Festival进行示范讲解。以第一幅图为范例,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支架下,小组合作讨论第二、三幅图: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在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教者给出第四个节日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四幅图片:拜访老人、登山、赏花、吃米糕,让学生用已学句型尝试说一说,再出示文本内容进行对照。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全扶,到半扶,再到放手,逐层推进,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学会了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设疑设问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接触和使用习得语言,避免过多的形式主义和程序化的成分。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篇内在的逻辑系统,引导学生将语篇当成一个有条理的、上下连贯的、有机的语言整体来对待,在进入语篇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开展下一步的学习。如,教师创设“与Mike一起欣赏视频”的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提出问题:What festivals are they?What do people do and eat at these festivals?How many festivals in China?When are these festivals?... 通过和学生一起阅读故事内容、确定节日名称、挖掘节日要素,把解答Mike的问题和文本的学习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用文本的语言来思考问题,同时赋予学生自己的语言认知。学生在读故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初读故事回答What festivals?When?两个问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文中寻找另一个主旨性问题“What do people do/eat at these festivals?”,通过寻读、跳读、仿读、讨论等方式,把学生从的旁观者转变成积极的参与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突出了策略的渗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别、思考、分析、模仿、运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比如通过reading tip和custom tip的双线呈现,丰富了故事的内涵。Reading tip带领学生学会如何解构文本,如何面对生词,如何获取信息;Custom tip给学生补充了春节、端午节和重阳节的更多习俗。同时,在师生会话过程中,教师很注意理答,对学生的回答能够进行丰富且不着痕迹的修补,除了让学生说出文中不同节日的date,activities,food,还启发他们思考more activities,以及表达feelings,很好地挖掘了教材的留白处,发现了教学的生长点,实现了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每一个学生所特有的经验,对其英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语言的魅力,其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眼睛不能只盯着知识结果,要让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作者系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上一篇:初中记叙文写作之我见 下一篇:发展学力,品德课堂朝向幸福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