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天空

时间:2022-03-22 11:39:06

引领学生走进思考的天空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激励质疑。心理学研究指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扩大思维的广度,提高思维的层次,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如果你学会用激发好奇心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教他学习,他会一辈子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政治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更要引导学生把基本的理论观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而且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把结论和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在他们所能达到的程度上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并学会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能力不也包含在其中吗?因而作为一个学生,如果能保持对"问题"的兴趣,能在学习过程中不停地思考,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能使学生保持"思考"的教学也就是成功的教学。那么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究竞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技巧呢?

在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的今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既有质疑能力和技巧,又能独立解决问题,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其主导作用,组建与此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课堂常规。具体说来主要有:

(1) 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借鉴同学的学习经验,逐渐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这一学习方

式不仅有利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情感,更能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独立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为此必须少一点制约学生的规矩,废止扼制学生活动与交流的框框,让学生有充分交流、共同探讨的活动空间与时间。

(2) 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胆思考、向课本与教师质疑的常规。应提倡学生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挑战权威。学生由于受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在质疑课本与教师中不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容学生之短、容学生之过。学生质疑课本并非自以为是,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创新;学生质疑教师并非揭教师之短,而是说明学生急于表述自己的独立见解,是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体现。所以要让学生有话就说,课堂发言未必非举手不可、未必非得到教师同意不可。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关注师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在质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 创设有利于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与才能的常规。我们传统的教育总是过于强调谦虚谨慎、藏而不露。使得我们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热烈,但一到初中,特别是初三就很少见到有学生主动举手,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表演欲望、学习乐趣在我们教师的多年“培养”之下已逐渐消磨殆尽。我国的优秀篮球运动员姚明在NBA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国内外篮球爱好者的一致赞赏,但其教练范?甘迪的评价却是:“姚需要成为一个汉子,比赛中,他给人的感觉是侵略性和压迫性不够。我希望他能狠点儿、狠点儿、再狠点儿。”他的教练是这样说的,他的队友卡托是这样说的,美国媒体也是这样说的。姚明在NBA的球场上确实需要再狠点,需要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这样可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和篮球天赋。而姚明却说“我承认自己还不够狠。我想这跟环境有关,这跟文化有关。”显然,这里的“环境”、“文化”,就有我们的教育,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常规”。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可以使个性得到张扬,从中也享受到自己学习成功的乐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培养的学生需要有张扬的个性、需要有一定的“霸气”。所以我们的课堂应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引导,努力创设有利学生表演自我的舞台,创设有利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课堂常规。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落到实处。具体来说:

㈠强迫学生提问题,强力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变"听"为"学"。

北大心理学系博士卢致新在谈到成功的人似乎永远在成功,而失败的人似乎永远在失败的原因时说到,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事可做地四处瞎溜;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像日本的阿信那样克服一切困难。而另外一位心理学家也谈到,在人的一生中,一个行动决定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决定一个个性,而一个个性决定人的一生。所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我们应从细微处,一个行动,一个习惯去关注培养。

尽管从学生的年龄上看,是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方法的,但毕竟长期的"师传生受"的传统学习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改变之初不妨施加强力。

我在准备改变方法时,我明确提出学习目标: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很注意强化联系时政,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当课本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有结合处,或与学生现在的思考、观点是否有撞击之处,如有关"崇尚科学,抵制"、"三个代表"、"中国加入WTO"、"中国申奥成功"、"上海申世博"成功、"巴以冲突"等,我们都使之成为教学设疑的鲜活材料,并特别强调一点,要求学生结合事政、教材每人必须提交一个问题以供讨论。迫于压力,学生开始提出问题,或者提出自己能够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对于他们的问题,我进行归类,或解答或讨论,并对提得好的问题进行评说,指出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老师或同学,而是促使自己不断思考,因此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是思考的一种结果,它可以包含对问题的已经了解和尚存的疑虑两部分,经过这样的两三次重复后,学生就能比较严肃认真地对待提问了。

(二)增加政治课吸引力,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无疑,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以增强吸引力。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城市、农村都是如此,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以初三思想政治课为例,在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拍摄照片等活动,反映出本地区好的方面,让不好的方面曝光,还可结合采访写调查报告,办摄影展等,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还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同样可增加政治课,政治教师的魅力。近年来,由于广大一线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创立了许多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消化、吸收。例如,幽默教学法,我认为就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我曾听一位政治老师 这样引入“法人”概念,他先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说法语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等一连串荒谬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再如:讨论式教学法,“学导式”电化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再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三)正确诱导,修剪学生思考的枝蔓

现在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也是叛逆的,唯其如此,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时时注意加以引导修正,否则,无限扩大其思考的空间,这与极力限制其思考空间一样是有害的,没有正确的思考,就如同丛生杂草的园地,虽叶绿青青,但还是荒园。

我校一位语文老师上了一节作文课,为"联想与想象",上课中出了这样一道想象题:司马光砸缸以后……,有一男生绘声绘色地编了一个司马光表弟学砸缸的故事,因其曲折有趣赢得满堂叫好,之后老师又念了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救人反受冕屈,影射当今某种不良社会现象,颇能引人深思,在点评中老师特别强调:"想象"的好坏不单靠是否有趣,还要看是否有意义,这样的引导无疑是对学生有教益的。现在的中学生对于学习问题、社会问题已有一定思考,但他们的思考中有许多偏激的东西、片面的东西,如果能提供他们讨论的场所,让各种思考互相冲撞,再加入些辨证的色彩,我想这不单使他们学会真正质疑,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对人生进行哲理的思考,形成积极的人文素养。

内化为自身觉悟提高,让学生做有思想的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人从同一角度,都能看出不同的意境。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头脑,对事物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进入21世纪,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学习的机器,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千变一律的"标准化产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健康的、充满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为此,可以经常随机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尽情驰骋。我们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要人云亦云,欢迎不同的见解,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己,以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而又并非相同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学生成为有自己独特想法的自然、能动的有思想的人。

上一篇:关注情感体验 注重素质培养 下一篇:浅谈“留守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