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

时间:2022-05-09 04:02:49

浅谈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心理反应。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以使人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想活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是否重视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古人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知道,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而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反应态度加以判断,表现出进一步的态度,如此循环往复就不断影响着、加深着互相之间的情感交流,由此逐渐形成并调节着各种形式的师生关系。教师一旦与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取而代之的是:老师是值得亲近的,信任的朋友,这就为学生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许多成功的教师,既不体罚学生,又不训斥学生,却在学生中有极高的威望,言如“圣旨”,学生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因此,良好的情感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还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态度可以引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比如,当一位教师大声训斥犯错误的学生时,学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并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甚至在心理上产生反感或排斥。因此,教师呵斥,已经使得师生情感“分离”。学生在这时往往不易接受教师的教育,教育效果也适得其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传递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在这种情意融融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基础,他们就会在一种自觉和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习、去感受。这样学生不仅接受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美好的情感的体验,这是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前提。反之,处于冷漠、猜疑、埋怨等消极情感状态时,由于情感上的相悖,学生就往往把教师的要求视作恶意或刁难,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导致教育失败。

那么,怎样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呢?笔者就此谈谈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师生之间相互信任是建立情感的先决条件。

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学生情感的过滤和催化。如果没有信任就达不到教育者所期望的预期效果。当教师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生的信任后,学生即会把老师看成一个可以亲近的朋友或慈爱的长辈,他们会确信老师讲的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容易把老师的要求转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如:在与后进生谈话时,教师应将“与人为善”的爱心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使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并没有放弃,感到老师的可信性,这样就为转变他们取得了主动权,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给他们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改好,久而久之在他们的意识里,就会形成好学生的自我形象,这对其学生自己的成长,对于教师的施教都是十分有利的。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他的缺点很多,若要批评,天天批评都不过份。但是,这样做只能打击他的自信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想他不缺少批评,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别人帮助他找到长处,缺少的是老师对他的信任。一次,我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的优点呀!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真的要批评你了。”第二天,他很紧张,满面通红.极不好意思的告诉我:他心肠好,力气大,反应迅速,毕业后想当兵。我听了,以完全信任他的语气对他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你这种人,到哪里都喜欢你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卫祖国,是很光荣的事情,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军事现代化、武器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更需要真才实学的人。”他听了高兴极了。我第一次看到了他那自信的笑脸。这以后,他心地更善良,更愿意帮助别人,更愿意为班集体做好事,劳动起来积极肯干,学习也渐渐认真了。在班干部改选中,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推选他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他激动地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既然大家看得起我,我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此后,他果然做到了。现在是一名优秀的消防军人,当他拿到优秀士兵的那一天,他把奖状给我看了,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第二,爱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的桥梁。

对学生要爱字当头。不论是怎样的学生,我们都要“爱”。要爱学生,首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各方面,不论是学习上,家庭上,还是个人成长方面。通过这些细微工作,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有许多闪光点。就是平时在我们眼里那些“一无是处”、“无可救药”者也有可取之处。如他们中大多数能正确认识自己,制定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各方面暂时还跟不上的学生,有不少是社会、家庭等方面原因所造成。如:性情孤僻,言语偏激的学生,多数是父母离异或不和睦家庭的子女;一些对班集体的荣辱,对学校的活动漠不关心,视而不见,自卑感强,心理负担重的,大多数是家庭生活环境较差或父母地位较低的;而有一些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喜欢高谈阔论的则多来自家庭经济条件好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都要爱宇当头,从生活、学习、思想、情感上给予关心。让他们从老师处得到师爱,在班集体中得到温暖,用人间真情去激起他们希望的浪花,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尊心、自信心,树立竞争意识,多为他们营造参与竞争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形象;用爱心去洗净那些傲慢者的傲气,教育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学会从小事做起,力争把小事做好,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只要教师向学生倾注了足够的爱,还怕师生情感建立不起来吗?

教育学生,是一个艰巨的灵魂、性格的塑造工程,而情感存在于人身上,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良好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使他们感到知识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力量,这时的学生富有成就感,信心百倍,积极向上;相反,遭遇到教师厌弃的学生,则往往会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于是就会自暴自弃,消极悲观,不求进取。当今中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只注重单纯的说教,而忽视情感的因素,则只会事倍功半,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现代教育必须重视情感因素。人是有感情的,何况天真无邪的学生呢?我们作教师的,应该以真挚去换取学生的真心,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以传授的真“理”去激发学生获取真“知”,真正将情感感融于教育之中。

上一篇: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下一篇:让和谐教育之花处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