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治安调解工作的技巧与方法

时间:2022-03-22 04:37:16

浅议治安调解工作的技巧与方法

摘要:治安调解作为公安机关处理特定治安案件的一种方法,为解决群众之间的治安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治安调解的效果好坏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进而影响到警民关系。因此,公安机关民警在使用治安调解处理治安案件中,就必须掌握治安调解的工作技巧与方法,正确处理治安案件。

关键词:治安调解;技巧;方法

治安调解作为一种灵活解决治安案件的方式, 是指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 组织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特定违反治安管理案件的当事人和社区民众就案件中的人身、财产等权利损害赔偿达成协议, 而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不再实施治安处罚的一种行政处理措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之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治安案件,采用治安调解的方式处理,不给予违法行为人治安处罚,在实践中证明了这是解决矛盾有效的方法。为了更好的做好治安调解工作,就必须了解当前治安纠纷的特点、治安调解的范围,正确掌握治安调解的工作技巧与方法。

一、 治安纠纷的特点

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治安调解的案件,双方当人之间的治安纠纷具有显著的特点。

(一) 治安纠纷量大面广,逐渐上升

近年来,公安机关坚持执法为民的群众路线,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困难找警察”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群众之间产生了纠纷以后,大多数群众都不去找基层组织调解,而直接要求公安机关介入解决。在基层派出所接处警过程中,这些纠纷占据了绝大多数,牵扯了民警很大精力,这已经成为困扰基层派出所工作的一大难题。而在这些纠纷当中很多不属于治安纠纷,遂要求公安机关受理解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治安纠纷容易激化,导致更大危害后果

治安纠纷多数由小矛盾引起,一旦处理不当或者解决不好,就极有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由一些小矛盾引起打架斗殴,造成头破血流的事情在农村经常发生。

(三)治安纠纷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

在各种各样的治安纠纷中,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极有可能引发,这些治安纠纷一旦引发,就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处置起来困难较大,这就会牵制很大警力,而且一旦处置不当,就会引发影响社会面稳定的。

(四)治安纠纷具有突发性、复杂性

有的矛盾纠纷根深蒂固,由来已久,随时可能引发冲突,产生治安纠纷。治安纠纷随时可能引发,很多证据在瞬间流失,如果只有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就会导致民警在调查取证和责任认定上极为复杂。

(四)治安纠纷种类繁多、主体复杂

治安纠纷牵涉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类相当繁多,表现形式各种各样,比如农村相邻权之间的纠纷、家庭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伤害纠纷等。治安纠纷牵涉到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而同一个利益主体又可能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牵涉到很多人,民警在调解的时候,面对的有可能并不是单纯的矛盾双方当事人,而有可能是多方多人的矛盾纠纷主体。

二、治安调解的范围

要掌握治安调解工作的技巧与方法,就必须了解治安调解的范围。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调解只能针对是民间纠纷引起的、情节较轻的行为。《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第三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可以治安调解。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和单位之间,在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在这里我们需要理解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正确理解民间纠纷,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因家庭、邻里、婚姻、继承、抚养、礼仪、财产等民事关系所引起的权益纠纷;第二,针对“等”的理解,意思是不仅包括列举的这8种行为,还包括这之外的相类似行为,虽然《工作规范》没有一一列举,但是必须要把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是由民间纠纷引起且行为情节较轻;第三,对于情节较轻,指的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手段不恶劣、后果不严重、社会危害性比较小。

《工作规范》第四条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治安调解:(一)雇凶伤害他人的;(二)结伙斗殴的;(三)寻衅滋事的;(四)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五)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挑起事端的;(六)其他不宜治安调解的。这六种情形,不管手段是否恶劣、后果是否严重,是绝对不允许调解的,应该根据行为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直接作出治安处罚,不能“以调代罚”。

三、 治安调解的技巧

当前,基层派出所民警尤其是年轻民警在治安调解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治安调解工作的技巧。如果治安案件调解处理不当,就容易将治安案件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民警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警民和谐。

(一) 及时受理,防止纠纷扩大升级

治安纠纷虽然多因为小事引起,但容易激化,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解决,就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实际生活当中,矛盾纠纷一般是在当事人发生肢体冲突后才会报警,对此,民警要在接警后快速反应到位。如果现场群众比较多,局面比较混乱,应尽量控制现场局面,同时要注意现场同步取证,并迅速报告上级领导。现场处置民警一定要避免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将双方当事人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 沉着冷静,耐心倾听群众诉求

民警在治安调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冷静,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不能先入为主、偏听偏信。治安调解必须以查清事实、分清责任为前提。有的民警接到报案后,觉得案件符合调解的条件和范围,就先入为主,在脑子里设定了调解的结果,因而没有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如果调解不顺,再要处罚有关当事人时,就会因为时过境迁导致证据的缺失而陷入尴尬的境地。②民警要详细了解治安案件发生的原因、事情经过、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要让双方当事人把自己的想法都讲出来,同时帮助当事人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找出双方冲突的根源,切不能轻易评判对错,武断下定结论。只有这样,民警才能保证调解结果的公正性,避免在双方当事人心中留下有意偏袒一方印象。

(三) 公平公正,依法依理进行调解

民警在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双方当事人,以理服人,不徇私情。作为调解民警,应当根据事实,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律、政策教育,并适时提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具体适用条款。只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让当事人信服;只有在让当事人明白其要求的合理程度以及各自责任过错的基础上,才能让当事人理解民警提出的治安调解方案,从而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

(四) 掌握技巧,巧用言语安抚双方

语言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民警作为调解的主持人,在调解过程中用语要恰当,要对双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不但能够消除当事人的对抗情绪,而且还能增强当事人对民警的亲切感。因此,民警在调解治安纠纷过程中要学会用语言安抚矛盾双方的暴躁心理,把双方的注意力引到能共鸣的话题上来。

(五)收集证据,避免当事人

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治安行政案件的一个部分,在处理过程中要按照治安行政案件的程序进行受理、审查、立案、调查取证,然后进行治安调解,切不可因适用治安调解而在程序上有所随意。受理立案和调查取证,是确保办案程序和所取证据合法的需要,也是查清案件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当事人各方的责任,确保治安调解结果公正、合法的需要,更是为了避免因治安调解不成而进行治安处罚时程序违法和证据不足的需要。③民警在办理治安案件必须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只要有足够的证据,即使对于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治安案件,民警也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当事人治安处罚。这样,民警才能够掌握治安调解工作上的主动权,避免在调解不成、证据不足而无法处理当事人的情况下所引起的当事人。

四、 治安调解的工作方法

(一) 增强调解工作的亲和力

在治安调解中,当事人内心的接受能力非常重要,对于调解主持人的信任感是调解协议最终达成并顺利履行的前提。因此,民警要文明执法,注意调解的语气、用语、动作,坚持用文明规范的语言与当事人交流,耐心听取当事人陈述。在倾听当事人陈述中,民警要用细节动作促进当事人与民警之间良性互动。

(二) 准确把握调解的最佳时机

对于当事人抵触情绪不大的案件,民警可以适当前置调解工作,及时安抚当事人的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对于部分矛盾易激化、当事人争议比较大的案件,民警要始终保持冷静,掌控调解的主动权,控制好调解的时机和节奏。在实际工作当中,民警可以利用调查证据、伤情鉴定等时间差给当事人一些适当的时间理性权衡利弊,等双方当事人冷静之后再做调解工作,提高调解的效果。

(三) 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

在治安调解过程中,根据个案的不同特点和背景,综合运用各种调解方法。在调解实际工作中,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区别不同对象,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化解当事人双方的矛盾,达到调解纠纷的最终目的。

(四)注意调动外部因素促成和解

在调解过程中,不可否认我们有时会碰到个别人因某种原因比较反感公安机关甚至政府部门,这时公安机关的调解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紧密,我们在日常工作时会经常遇到纠纷双方通过某些人的联系往往会有些感情或利益上的关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利用这一中间人的劝说,对调解大有帮助。④民警在治安调解中,要充分发挥当事人的委托人、单位领导、亲朋好友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在依法调解的前提下,让他们参与调解过程,从而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

治安调解制度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其独特的价值是治安处罚所无法替代的。它能够有效发挥当事人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更能体现公安机关对私权原则和意思自治的尊重,符合行政、司法民主化的国际发展潮流,是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⑤民警在实际的治安调解执法当中,要正确掌握治安调解工作的技巧与方法,正确处理群众之间的治安纠纷,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俊豪 论治安调解制度之完善 [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 4)。

[2]田克东 治安调解工作“五忌”人民公安报/2011 年/5 月/4 日/第 008 版。

[3]张莉 对基层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 [J] 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8(2)。

[4]刘翼.治安调解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09.

注解:

①陈俊豪 论治安调解制度之完善 [ 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 4)

②田克东 治安调解工作“五忌”人民公安报/2011 年/5 月/4 日/第 008 版。

③张莉 对基层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 [ J] 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8(2)。

④http:///station/newsdetail.aspx id=2012052815275124175&lpsid=331002040500。

⑤刘翼.治安调解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09.

上一篇:浅议如何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下一篇:打造高职院校“名片学生”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