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命题指向,提高复习实效性

时间:2022-03-22 04:25:02

把握命题指向,提高复习实效性

高三后期语文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但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新的《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指向,探寻高考命题规律,高三复习的实效性肯定会有所提高,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研究和反思,谈一些高三语文后期复习的策略,以供参考。

首先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既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师生复习的准绳,比较阅读最新的和去年的,看有什么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是很有必要的,最关键的当然是对《考试说明》上的每一个考查的能力点要熟记于心,知道高考语文“考什么”,然后再做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反之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如果不深入研究,只知道一个大概,或者网上资料随便整合,往往会事倍功半,造成知识点错位、文不对题的无效复习境地。比如现代文阅读,我们江苏《考试说明》分为两大块,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是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在考查的能力点上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考查三种能力点,即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和探究(F)能力;后者主要考查两种能力点,即理解(B)和分析综合(C)能力。由于文体特征不同以及考点分布的需要,同样是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具体的侧重考查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的是:(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的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再细分一点,同样涉及到分析作品(文章)结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为概括主题服务的,强调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后者是为把握文章思路服务的,强调的是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只有这样研读一番,才能较好把握我们江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具体命题指向,才能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还有《考试说明》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考点“鉴赏评价(D)”——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用的是“含意”;在“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能力点“理解(B)”——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用的是“含义”,我们有的时候会不注意,甚至混用,其实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有如下的解释:[含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含义深奥。也作涵义。[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猜不透她这话的含意。意,《说文解字》释为“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段玉裁注为:“志即识,心所识也”,“从心音,会意”。可见,“意”表示的是人“心”里的声“音”。所以《考试说明》中在前面用“含意”因为那里考试要求是“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是“D”,句子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后面相对来说考查要求是“理解”,能力层级是“B”,只需“理解”句子所包含的意义就行了,不知解释是否合理,还望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并在教学中规范使用。

其次要探寻高考试题命题规律。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本省试题,不是说其他省市(含全国卷)不好,因为各地《考试说明》不尽相同,就同样的古诗文阅读,同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或者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能力要求就可能不同,命题的角度和形式也可能千差万别,如果我们图省事,简单地“拿来主义”,用一些外省市(含全国卷)的高考试题来举例和训练,很显然缺乏针对性,其结果必然是徒劳的,起不到“攻玉”的效果,甚至会南辕北辙,邯郸学步,失去自我。其实只要精心研究一下有关高考试题(《考试说明》后附有的典型题例),肯定会有收获。比如我们江苏高考名句默写,只要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江苏近几年的名句默写,就会发现:高中14篇,一篇文章考过之后,隔两年会再考一次。比如2004年考过《阿房宫赋》,2007年又再次考到,2005年《琵琶行》在2008年、2011年又考到,《离骚》2006、2009考到,《逍遥游》2008、2011年都考到;初中篇目:除《论语》之外,其余的篇目不会重复,这样一下子可以排除一些篇目。关于课外名句的考查,看似大海捞针,其实研究后你也会发现,这几年江苏课外名句往往和当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以及温总理答记者问及平时讲话引用的名言(甚至有些省份还用来作文命题)有关,2009考查的是的,因为那一年是建国60周年,考一下开国领袖的诗句未尝不可?那一年一句“苍山如海”难倒了众多考生;2010年考查的是《战国策》里的“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是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在2011年我们在复习时就曾预测了跟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的名句,特别是孙中山说过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天下为公”,但要是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恐怕会有好多学生不会。还有就是和清华大学100年校庆有关的我们想到的是清华校训,就是出自《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尽管名句没考到,但不是没有关系,辛亥革命素材放在前面语言运用题里考了,名句还是和清华有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其实这句也是温总理引用过的。没有猜中,不但没有挫伤我们的积极性,反而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毕竟我们靠谱了,只有研究才能成功,不研究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当然我们也要反思,拓宽视野,说不定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三要科学命制模拟试题。高三复习必然离不开训练,训练的题目和高考试题契合度越高,训练的效果也肯定会越好的。在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有关试题(《考试说明》后附有的典型题例)的基础上,认真选材,严格按考点要求命制试题,这样才能科学备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文言文阅读的选材问题,我们江苏从2009年《书沈通明事》开始,命题就已跳出了“二十四史”人物传记的范畴,转向更广阔的领地,2010年考了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2011年考了苏轼的《陈公弼传》,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唐宋家的散文受到了比较高的关注,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是不是要适当给予注意一下呢?因为这和我们选修教材教学也是不谋而合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教学研究无止境,高考研究常研常新,真的希望我们能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探寻高考试题命题规律,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上一篇:怎样导入更精彩 下一篇:别样课堂,让你感受真正的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