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德育过程 提高德育实效性

时间:2022-09-05 01:29:26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的冲击加剧,我国学校德育严重脱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学校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把握德育过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寻找适合学生道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紧贴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字]德育;德育过程;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35-03

[作者简介]田添(1987―),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原理2011级在读硕士;冯虹(1967―),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如是说。他认为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教育的最高目的便是道德。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有句名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从古至今教育家都将德育视为教育的根本,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学做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做人。然而当今学校德育在理论界的崇高地位却并没有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在我国各类学校中德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现代学校德育现状最生动的写照。

在笔者看来,导致现代学校德育课程被弱化的最直接原因是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偏低。雷锋时代的德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不能合理地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德育在崇尚“快餐文化”的当今社会,因为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受到其他学科的排挤。学校轻视德育的现象非常普遍。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轻德育的后果逐渐凸显:人们不再崇拜雷锋这样的道德楷模,却也不知道应该去崇拜谁。于是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让人无法理解的怪人怪事,有些竟还受到追捧,80后和90后的青少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张扬个性,结果是接受了西方个人主义消极的一面,却没有学会西方的自由、民主、独立、平等的思想。因此,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在德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德育过程理论的研究,德育过程理论是德育理论中的基础性理论,其研究水平制约着德育理论中其他内容,如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形式与方法,德育活动等。鲁洁和王逢贤认为[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地传递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使其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德育与德育过程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德育语义为静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领域内的所有事物;而德育过程语义为动态,德育存在于各种状态的连续的变化和发展中,也就是现实地存在于德育过程中。因此,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育德”的过程,它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方法和手段,一步步地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使其思想品德得到提升。而德育过程是一种心理互动的过程,德育就必须从体验和实践开始。正确认识和把握德育过程,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学校德育中,首先面对的是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所处的社会中,正面的价值观与学校道德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矛盾。社会正面价值观念是多种多样的,分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它们不是一起出现在青少年的生活之中的,而是随着青少年成长发育而逐渐出现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道德都能成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德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德育要首先尊重教育对象的实践道德发展水平,选择其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社会正面价值观念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而另外一些还不能被受教育者接受的社会正面价值观则要放在日后学习。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和选择德育内容上考虑青少年道德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他们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

另一个方面是指同学校德育价值冲突的价值观念与学校德育系统的矛盾。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人们越来越多的基于理性的思考,倾向于用法律来调节社会中的矛盾,而不再推崇孔融让梨的美德。青少年一边在学校里接受孔融让梨的道德教育,另一边却在社会和家庭中体味着个人中心主义的“利己”价值观。结果导致青少年价值观的混乱,乃至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为此,着力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是当前国家的主要任务。而对于学校德育来说,注意参与学生社会价值环境的建设和改造是保证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告诉学生怎样的价值观是适应当前社会主流并有利于个人和民族进步的价值观。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特别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并且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安排一些特殊的课程使受教育者获得抵制不良价值影响的能力。

二、寻找适合学生道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上面我们说到学校要在制定德育目标和选择德育内容上考虑青少年道德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他们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因此,如何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德育内容与方法等中介环节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我国现行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多以口号形式出现,并没有太多可操作性的指导,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些大而空的德育目标没有考虑到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忽视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直接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空洞,丧失了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指导。

在这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德育目标和公民教育目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新加坡政府为了免受西方文化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强调亚洲价值观,以此来塑造公民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目标按照学生的学龄阶段分层,根据不同道德发展的水平制定相应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我国德育确实应该以此为鉴,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道德发展实际的德育课程目标,小学阶段学会学生与他人分享,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等,中学阶段学会同情、关怀和照顾他人,培养具有接受和应对变化的渴望,培养希望能对国家安全和幸福做出贡献的情感。

三、德育内容紧贴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通常,在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合理解决这对矛盾关系着学校德育是否能影响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檀传宝先生认为,这种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缺乏紧密的联系,二是学生缺乏道德行动的策略训练因而行为乏力。[2]这就要求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知活动受情感的影响,如果学生不能经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再正确、再科学的德育内容也无法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因此,学校道德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要在道德教育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在感受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当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道德教育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当然,道德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之内,要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社会之中,如在可行的范围内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或参观访问。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宽广舞台上感受生活,磨炼意志,锻炼道德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使道德认知成为道德情感所真正接纳的道德信念,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自上而下的正确价值正确引导,需要自下而上的积极情感体验,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需要学校给予德育更多的时间和理解,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配合,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 檀传宝.学校德育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当你暑假逍遥时…… 下一篇:寻找“水中飞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