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 静待花开

时间:2022-03-22 11:29:22

摘 要:教师的耐心倾听,是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体现,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自我表现、发表意见、放飞思想、释放情感的机会,可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可能成为充满灵性和诗意的课堂。

关键词:教师;倾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219-01

【案例一】

这是课堂上一个“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环节。在朗读前,教师提出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小朋友注意倾听。”而教师在干什么呢?他在低头翻看着他的教案。他在想着后面的环节,想着该如何过渡・・・・・・

【案例二】

最近在学校听了一节公开课,苏教版一年级《小松树和大松树》,上课开始:

师:“谁能说说大松树长在哪?小松树又长在哪?”

生迫不及待地说:“大松树长在山上,小松树长在山下。”很显然,他把大松树和小松树的位置弄颠倒了。

师:“这位同学真会读书,能迅速准确地从文中找到答案。”

难道是老师不知道这简单的问题吗?当然不会。文章中写得非常清楚。是老师觉得问题太简单,认为孩子肯定回答正确,疏忽倾听了。所以,学生回答的结果,他根本没有想着去判断。

【案例三】《小松鼠找花生》

我教学《小松鼠找花生》,学习这句话:“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忽然一个孩子读后举手说:“老师,我觉得这里有个词不对。”我一愣, 生继续说:“我在家吃到的花生都是一颗一颗的,这里怎么是‘一个一个’的?” 其他学生也说:“是啊是啊,花生也不用“摘”,小松鼠说摘花生也是错误的。”生七嘴八舌:“花生应该是拔的,一颗花生有很多颗呢……”

我沉思片刻,觉得很有道理。

我说:“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能认真朗读,还学会了思考,敢于向课文挑战,老师为你们骄傲!,那么编书的叔叔阿姨们到底有没有弄错呢?请大家再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谈一下自己的意见,你认为应该用一颗还是一个?

我出示句子:

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慢慢吃。(配以图画展示)

学生读后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胡斐说:“我认为这里可以用“一个”,因为我看到电脑上小松鼠在想的时候,以为花生就像其他的果子一样是长在树上的,而其他的果子都是一个一个的。”

“你能看着图画去理解,说得有理有据,真棒!”我鼓励道。

文川说:“我认为也可以用“一个一个”,因为鼹鼠告诉它会结花生,既然是结出来的,当然是一个一个的果子。”

刘心语反驳道:“那也不一定,银杏也是结在树上的,可它是一颗一颗的。”

王徐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不过,还是用“个”好,因为松鼠心里一直觉得花生会是又大又多的,因为他想等花谢了,结了果,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慢慢吃。要摘的果子一定是很大的,用“个”就更加说出了小松鼠对花生的盼望。”

我总结:“你读书读得透彻,读得深入,老师佩服你,也被你的细心所感动……”同学们也为他鼓起掌来。面对一个个“与众不同”我没有去阻止,而是耐心地听他们说下去,适时还给些评语,激发了孩子学习的那份热情。

【教学反思】

一、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做最好的榜样

案例一中可能只是个细节。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表明自己并没有在认真倾听。这样的细节在现在课堂里并不少见:学生读错了,教师没有发现;学生说话出现明显的语病也不指出;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还说不错……凡此种种,都表明我们没有倾听、不愿倾听。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又有几位老师真正理解了教育家的这一哲言?

二、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为学生提供最准确的信息

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完成任务,而是要不断地观察和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倾听去辨别学生是否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内容是否清楚正确,是否有条理性,是否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很明显案例二中由于老师未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而导致学生信息的错误,老师这样“廉价”的表扬,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而沾沾自喜。久而久之,学生会习以为常,听不进去不同意见。

三、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领学生呈现最精彩的课堂

案例三中,有好些东西是我没有想到的:学生会质疑文中的用词,还能说出自己的道理。面对一个个“与众不同”我没有去阻止,而是耐心地听他们说下去,适时还给些评语,激发了孩子学习的那份热情。这样处理虽然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增加了一些课时,但学生从中会学到许多,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这不就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吗?

倾听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声音,尽管他可能运用的是另类的话语方式,尽管他可能将你的课堂拦腰割断,但是你如果用最大的耐心去聆听它,用最大的热心去解读它,用最大的诚心去赞赏它,你就有可能在今天的课堂上拣到一个“最大的麦穗”,你就可能为明天的人生跑道上输送一名最有自信的成功者。

上一篇:线性规划专题在高考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三尺讲台 筑梦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