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时间:2022-03-22 10:29:12

在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语文学科是一个庞大而开放的知识系统。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教育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是一个讲究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等的过程。语文教学能变直接教育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更是新时期教育发展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遏制不良情绪,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就是基于以上思考,对语文教学的思路进行探讨。

语文;教学;学生;心理健康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高智商、高能力,更要有顺应时展的健康的心理。然而对于我们初中教育的对象独生子女来说,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多数任性叛逆,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却又缺乏行动,缺少自信,敏感脆弱。学生的现状,给我们初中教师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语文老师,更要利用语文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1.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文以叙志”道出了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不可偏废、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是一个庞大而开放的知识系统。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教育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是一个讲究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等的过程。语文教学能变直接教育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更是新时期教育发展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能够坚持这样做,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2.挖掘教材内涵,把心理教育写进教学目标

教师应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的放矢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充分运用教材载体。语文教材中,有优美的诗歌、情节曲折的小说、富含哲理的寓言、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典散文。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人类的真、善、美。这些课文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好的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胸中有法。这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时就有法可依。例如《有的人》,我们在备课时可以将“了解鲁迅先生光辉的一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写进教学目标;再如,《愚公移山》、《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等一类课文,我们可以将“养成持之以恒的处事原则,学习控制苦恼、焦虑、害怕、怨天尤人的不良情绪”写进教学目标。

又如《公输》一课中的墨子,是个大智大勇、心理素质极好的学习典范。学习课文时可抓住描写当时墨子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细细体味。引导学生学习他遇事冷静、沉着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把这些内容写进教学目标,还可以为学生拓宽教学内容,拓宽学习空间,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天地是何等广阔,语文蕴含的知识是何等深邃,语文所呈现的形象又是何等奇妙,从而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氛围

赞可夫指出:要努力使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语文心理教育的前提。教师要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坚持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心理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例如在教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在教学中先提供诗歌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步感受诗的美味,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朗诵中,要求学生善于从字里行间,从文章的韵律节奏等方面,去琢磨遣词造句的特点、谋篇布局的旨意,学生充分发表个人的看法,教师适时适当给予肯定。在师生共同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美的陶冶,领略到作者对自己祖国的深深眷念,得到视听等多方面的心理满足和心灵的提升。

4.通过资源共享,创设心理体验情境

以境激情,人的情感是在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正向发展。在教授《最后一课》时,为体会韩麦尔老师的爱国情感,播放普法战争背景,和最后一课视频,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即将沦陷的国家人民的痛苦和无奈,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在教《斑羚飞度》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收集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画面演示老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不惜牺牲自己,为小斑羚做“垫脚石”,再配以音乐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进行观看、思考、体验,动物中那种震撼人心的东西,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对生命的珍爱和对动物的热爱。

在教授《紫藤萝瀑布》时,播放紫藤萝图片,和配乐朗诵,使学生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通过资源共享,创设了学生心理体验情境,全方位提升了学生心理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遏制不良情绪,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U盘病毒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