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儿:破解儿童药品研发难题

时间:2022-07-31 10:22:09

首儿:破解儿童药品研发难题

连日来,儿童用药问题成为时下百姓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全国政协、国家药监局以及一些专业学会相继组织“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新医改方案也明确指出要增加儿童用药品种,“专业儿童用药及儿童剂型短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儿童用药问题的普遍关注。“专业儿童药厂凤毛麟角,药企研发儿童用药热情低,儿童用药品种严重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不足2%),儿童用药剂型短缺,企业如何能在儿童用药研发生产销售政策上获得支持”是关键问题所在。

1992年建成的首都儿科研究所中试基地,成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儿童制药企业,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专业儿童制药企业之一。20年来基地在儿童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目前儿童用药短缺的紧迫形势,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领导审时度势,决定迎接儿童药品研发挑战,并针对儿童药品“产品立项选择、剂型研制方向、临床试验开展、政策支持把握”等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确立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特色儿科药物,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构建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科研模式。

走特色研发之路

儿童药品研发、产品立项选择是困扰儿童药品研发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导致儿童药品短缺的直接原因。儿童制药研发因缺乏经验、临床试验开展困难、开发周期长、利润低、成本高等原因使儿童药品研发具有较高的风险,高风险不仅严重困扰着企业,也直接打击了企业对于儿童药品研发的热情。

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在儿童药品研发、品种选择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首都儿科研究所及附属儿童医院几十年的儿童保健及疾病研究转化成果,经过首儿几代人20年的不懈努力,已开发生产儿童准字号药品20余种,院内制剂近50种,其中“小儿咽扁颗粒”“小儿生血糖浆”“保儿宁颗粒”“复合钙Ⅱ号颗粒剂”“肤乐霜”等主导产品因疗效确切、质量可靠等优点在医生和患者家属中享有盛誉。既往的产品为首儿产品的研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立项的科学性。

目前,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在研儿童新药研究项目有十几个,大部分都是由临床用量大、疗效显著、安全性好的中药儿童制剂产品衍生而来。如具有良好中药抗病毒效果的清热散瘟口服液,专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清紫消斑颗粒,针对小儿遗尿的中药制剂遗尿停口服液等,而且部分产品已经完成二期临床试验。

拓展儿童剂型研制

从药品的品种来看,目前我国批准注册的药品基本可以满足治疗儿童常见病的需要。但是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中,仍有50%左右是以成人用药减半方式对儿童使用,而儿童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也存在差异。临床普遍采用按照千克体重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把儿童当

成“缩小的成人”看待,忽视了儿童特殊的生理条件,因此,科学性和可靠性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现有产品多为口服液、颗粒剂、喷雾剂、泡腾颗粒、外用膏剂、洗剂等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2009年,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针对拳头产品“小儿咽扁颗粒”进行了剂型优化升级,创新应用了“中药提取物包埋技术”,将服用剂型减少到原来的1/4,而且掩盖了中药的苦味,更有利于孩子服用,并获得医生和患儿家长的认可。今年7月,基地承担了北京市“三伏贴”的生产加工工作,因此,在外用剂型开发上获得了更多的经验。

目前,基地在研临床项目有地西泮直肠用溶液临床研究、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临床研究、小儿遗尿停口服液临床研究、清紫消斑颗粒临床研究。同时开展医院制剂和临床验方的临床观察项目,对临床行之有效的验方,以代煎制剂、外用贴剂、传统膏方的形式应用,对疗效进行观察与总结,为制剂转化奠定了基础。此外,基地下大力气在儿童药品剂型开发上进行研究,本着见效快,孩子易接受的原则,重点研究经皮给药技术。初步拟定的研发剂型有灌肠剂、洗剂、雾化剂、滴剂、贴剂、擦剂等多个剂型,涉及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皮肤病等多个病种。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

儿童药品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才能上市,但取得儿童监护人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难度远高于成人。特别是儿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涉及婴幼儿、新生儿,其临床试验的复杂程序和风险远高于成人,试验者招募难等导致儿童药物试验难以开展。

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依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已经在儿童药品临床观察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年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遵循医学理论,对临床应用多年的制剂产品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组织专家组对产品的成分、剂量、适应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积极总结整理成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目前,已发表清热散瘟口服液、柴防口服液、三子平喘颗粒、复合钙Ⅱ号颗粒剂等产品的临床观察论文十余篇,积累了宝贵的产品研发经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品牌的基础。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以儿科中成药为主,在中药材价格一路上涨的情况下,没有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反而,组织专业人员对产品质量改进进行深入地研究,结合临床用药反馈,力求通过工艺改进等方法改进产品缺陷,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加快产品转化升级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儿童药品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的扶持力度。国家药监局正加紧开展对儿童药物注册申请加快审评、为儿童药物设立药品市场独占期等政策的研究。同时在药品定价和招标采购等方面制定相应支持和引导政策,鼓励药企研发生产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共同关注儿童用药,确保儿童用药安全。2011年国务院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鼓励儿童专用药品研发和生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鼓励罕见病用药和儿童适宜剂型研发”。

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在政策层面上获得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其中清热散瘟口服液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北京市经信委“十病十方”专项研究;双金利咽颗粒、肤乐霜等产品入选北京市“小膏药”工程,获得了专项研究基金。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提高研发能力,增加研发设施,扩大研发队伍,目前为新建研发实验室,添置了大量新设备。在北京市经信委的支持下,清热散瘟口服液已经完成二期临床试验,预计2013年可以拿到临床批件。

目前,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以政府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产品研发为基础、以临床服务为重点”的目标更加明确,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科研模式已经初步建立。下一步,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将结合目前儿童药品短缺问题,拟就儿童用药现状调查(包括医院、企业、品种、医院制剂、临床试验)及儿童分期用药剂量的探索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作为专业的儿童药品生产企业,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更希望国家能在儿童药品研发上给予政府倾斜,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从定价机制、医保制度、招标采购、税收制度等多方面加以支持,增强企业研发生产儿童药物的动力。

上一篇:多模态语际下的英语语言水平测试 下一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