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加息是柄“双刃剑”

时间:2022-03-22 10:15:42

4月7日晚,欧洲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将欧元区基准利率提升至1.25%。欧洲央行此次加息,无论是时机还是幅度都十分符合市场预期。近一个月来,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已多次运用“高度警惕”一词来阐明欧洲央行对欧元区通胀形势的关注,要知道,在欧洲央行2005年至2008年的上一轮加息周期中,这一词汇也曾频繁出现在利率“靴子”落地前夕。问题是,欧洲央行此次加息能否切实降低欧元区面临的通胀压力,疑问犹存。

欧洲央行3月10日月度报告称,今年2月份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折合成年率从1月份的2.3%升至2.4%,这一指标已连续第三个月超出欧盟基于稳定物价目标所设定的2%上限值。受近期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的价格持续攀升,欧元区总体物价面临相当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欧元区通胀压力有增无减。更何况,目前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以及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经济增速乐观但物价蹿升激烈,小幅加息很难减轻其调控压力。

德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韦伯3月30日再次表示,德国实体经济的复苏范围将更广泛,预计德国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为2.5%。贸易和内需是德国经济实现快速复苏和增长的两大主要动力。在德国2010年的GDP增幅中,贸易的贡献率接近33%,内需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67%。德国内需兴旺,既来自投资的活跃,也有私人消费增加的因素。而私人消费增加又与德国失业率的明显改善息息相关。德国今年2月份修正后的失业率已从之前的7.4%降至7.3%,为1999年开始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最低历史水平。

只不过,强劲的经济表现无法掩盖德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据德国联邦统计局3月29日公布的初步数据,德国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5%,折合成年率上升2.1%,继续企稳于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一句话,采取温和加息的手段很难缓解强势增长表象下的德国经济蕴含的通胀压力。

与德国相比,增长势头同样猛烈的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面临的通胀压力稍轻。法国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2010年GDP增长1.5%。2009年受经济和金融危机影响,法国GDP曾下跌2.5%。另据法兰西银行预测,法国2011年第一季度GDP环比有望增长0.8%,将创下2009年以来法国最高的单季GDP环比增幅。然而,出于对通胀压力的忧虑,法国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下降至近8个月以来的历史低点。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缓解德国和法国乃至欧元区整体面临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有必要采取更为激进的加息手段。此次欧洲央行小幅加息25个基点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未来再次加息的幅度不应少于50个基点。

但相对激进的加息手段是一柄“双刃剑”,将对欧元区陷入债务问题的国家极为不利。目前希腊以及葡萄牙面临的债务问题依然相当棘手。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3月29日宣布,将希腊信用评级下调至BB-,同时将葡萄牙的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BBB-,后者的信用在不到一个星期内第二次遭遇降级。债务危机国压缩财政赤字面临的考验更是异常艰巨。葡萄牙总理若泽・苏格拉底3月23日因经济紧缩计划第四次遭否果断宣布辞职便是明证,更不必说此前在一些债务危机国频频爆发的罢工事件。有理由判断,一旦欧洲央行在加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债务危机国的融资成本势必水涨船高,这对通过财政赤字压缩考验尚且遥遥无期的债务危机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根据欧盟27国财长3月22日达成的“欧洲稳定机制”细节,三年及三年以下救助资金的贷款利率为“欧洲稳定机制”的融资成本加200个基点,超过三年的贷款利率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追加100个基点。显然,欧洲央行今后如果采取更为激进的加息手段来治理通胀,那么,受利率飙升刺激,债务危机国的融资成本势必大幅上升,融资意愿势必大幅下降。况且,从债务危机国自身的立场出发,在利率飙升的背景下,提供救助资金的一方反而带有“趁火打劫”的嫌疑。这种难以言表的间隙一旦长期化,欧盟在政治诉求上距离“统一的欧洲”将越来越远。

一言以蔽之,此次欧元区加息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温和加息难以抵御德国、法国乃至欧元区整体面临的通货膨胀风险;另一方面,倘若欧洲央行未来不顾一切地闯入加息通道,不仅会明显增加债务危机国的融资成本,也将加剧债务危机国的政治动荡风险。

上一篇:人民币“入列”SDR为时尚早 下一篇:谨防五种理财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