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思妙想,尽在“棋”中

时间:2022-03-22 09:35:22

摘 要:随着棋类游戏在幼儿园的深入开展,它的教育价值已经得到了幼教同行的广泛认可。如何有效地开展棋类游戏,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棋类游戏如何开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多元整合,激活“棋”盘;适时调整,引发“棋”趣;有效指导,提升“棋”艺。

关键词:棋类游戏;整合;调整;指导

棋类游戏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专门设计的符合幼儿需求的游戏。它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活泼有趣的内容以及多变的玩法深受幼儿的喜爱。在玩棋的过程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游戏过程的趣味性以及结果的多样性,又能对其智力、情感、社会性等诸多方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棋类游戏,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一、多元整合,激活“棋”盘

我们这里所指的多元整合,主要是指棋类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以及五大领域的整合,借助于棋类游戏这一有效手段,巩固幼儿对于课程内容深入认知,将五大领域知识渗透其中。不仅使棋盘的内容更为丰富,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幼儿的面前,同时也赋予了棋类游戏更深刻的教育内涵。

1.整合课程

伴随主题化课程的开展,将主题课程中一些有教育价值的教育内容、教育资源融入棋盘的设计之中,通过棋类游戏的开展,加深幼儿对课程内容的认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如,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我们设计了游戏棋《成长对对碰》,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将这些精彩瞬间定格在棋盘上,幼儿边走棋,边感受自己的成长历程。此外,我们还设计了《想长高的小树》《我会做》等一系列的游戏棋,这类游戏棋的设置巩固了主题活动内容,使其有效地成为课程的一个补充与延伸。

2.整合领域

棋类游戏与五大领域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棋盘中的教育因素,结合幼儿发展需要和各领域活动特点,将棋类游戏与各领域教育内容有机整合。例如,在棋类游戏《小动物爬高楼》中,我们将序数、数数等数学知识蕴含其中,通过让幼儿扔骰子、爬高楼的形式,巩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我们设计的游戏棋《夸夸我的家乡》,把家乡的名胜、特产罗列其中,在下棋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社会情感。此外,我们走廊上、操场上设计了大型棋盘,让幼儿充当“棋子”,在与其他“棋子”的互动中,充分感受游戏与运动的快乐。

二、适时调整,引发“棋”趣

幼儿对某一种棋类游戏的关注度会保持一定时间,一旦过了这一阶段,这些游戏就变得无人问津了。于是,我们要从幼儿的兴趣、需要、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做一些适时、适当的调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1.基于幼儿已有水平,调整游戏规则

幼儿的发展其实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把握最近发展区,基于幼儿的现有水平,对棋类游戏的规则进行调整,通过调整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现有水平的提升。例如,小班的棋类游戏《小鸭去旅行》,刚开始设计时,我们把旅行的路线从起点到终点设计成了直线型,起初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兴趣消退了,于是我们仔细分析原因,稍作调整,将直线型的路线改变成波浪线、圆形,并在途中增设了“小太阳”,表示遇到晴天,可再来一次。升级版的《小鸭去旅行》,再一次引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在游戏中,他们挑战了自己的已有水平,在挑战中获得了发展。

2.基于幼儿的兴趣点,调整游戏内容

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对事物的兴趣点不能保持很长的时间。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根据幼儿兴趣所在,及时地调整游戏内容。比如,大班飞行棋《水果娃娃向前冲》玩过一阵子之后,幼儿兴趣明显减弱。有一次,教师在无意中听到一群幼儿在热烈地谈论着昨天晚上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情景,于是我们灵机一动,对原有的游戏内容做出了调整,水果娃娃被替换成了羊村里一群可爱的小羊,终点则站着可恶的灰太狼。通过在棋盘中加入了幼儿感兴趣的人物、故事内容,使棋类游戏更富有生命力,幼儿的兴趣也被一次次地激发了出来。

三、有效指导,提升“棋”艺

作为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教师,对于幼儿棋类游戏的指导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成为观察者

在自由结伴的棋类游戏中,观察幼儿是否能主动参与到棋类游戏中,在游戏中注意力的持久性、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关注每个幼儿在棋类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及时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困惑。

2.教师要成为引导者

在棋类游戏中应多启发,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以公正的态度引导幼儿去解决游戏中产生的矛盾。能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对于在棋类游戏中处于弱势的孩子,要鼓励其积极参与竞争,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技能与情感的并重,在有效的指导中,提升幼儿的棋艺。

总而言之,只有深刻领会和理解棋类游戏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棋类游戏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能动性,融幼儿、教师的“棋”思妙想于“棋”中,才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莉莉.幼儿园棋类游戏活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反思[J].北方文学,2012(10).

[2]唐佩兰.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棋类游戏[J].中国教育科研论坛,2009(11).

[3]崔群.幼儿园棋类游戏指导策略研究[J].山东教育,2012(Z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清凉幼儿园)

上一篇:浅谈运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 下一篇:写字教学中书写指导该导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