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21 07:23:49

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紧张甚至短缺、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等多个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今后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保护水质,节约用水,加强生态建设,并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优化配置综合开发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工业、农业生产的必备资源。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总体上讲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尽管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的6%,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水资源较少,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1/4。并且,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甚至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总的来讲,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水资源紧张甚至短缺。第一、人均水资源偏低。尽管水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水资源较少,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大约为2153立方米,一些地方更低,仅为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的发展,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呈减少趋势。第二、用水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了快速的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出现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接受调查的668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缺水,占调查总数的60%。以2010年为例,全国总需水量为7300亿立方米,而总供水量仅为65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800亿立方米。第三、水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中的粗放型灌溉,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农田水利的灌溉系数仅为0.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灌溉系数达到0.85。工业用水量大,产值较低,万元GDP的用水量达到了399立方米,而发达国家的仅为55立方米。此外,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

2、水环境恶化。第一、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供水水质下降,并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相应的废水排放量大幅上升,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废水污水的排放总量达760亿立方米,并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的增长。每年大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而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第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引起环境的恶化。水资源过度开发往往会导致生态恶化,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水质严重恶化等问题,甚至造成河流干涸、湖泊断流的现象。

3、水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多个部门行使水资源的管理,难以协调各方的行动,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这不仅使水资源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为了应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促进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构,统一行使管理职能,完善相应的机构设置,制定健全与完善的法律法规,配备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强对水质的监测与管理。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做好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水资源共享的要求,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水资源的权属关系。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缺水地区从丰水地区的水资源调配,以缓解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现象,还可以推出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的政策,建立用水交易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对水资源调度的监控。在对水资源进行调度的时候,不仅要建立水情信息系统、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基础水文数据库系统,还应该建立对水资源调度的全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应该以信息系统为基础,以综合数据为纽带,以水资源的运行调度系统为核心,以运行监控为目的,充分发挥对水资源调度的监控,保证水资源调控工作的有序进行。

4、建立节水导向型管理模式。采用需求管理的方式,根据需水量来控制水的输出,合理调节用水结构,节约用水,以达到满足需水的目的,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发挥已经建立的水利工程的作用,加强管理工作,完善供水管理机制,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做好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改善水利工程的供水条件,使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对于即将规划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全面调查,做好科学合理的分析,使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发挥最大的效能。

6、发展节水性开发利用模式。一方面,在农业和林业灌溉中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变传统的耗水量大的灌溉形式,采用喷灌、滴灌、微灌技术,尽量减少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管理好水资源的开发工作,为发展和推广节水技术提供保障。

7、治理水的污染并保护水质。限制水源区的渔业开发、植被破坏、废物堆放活动,保障水源的水质。禁止向河流湖泊排放废水废渣废物,加强管理和监督。做好对污水的处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8、保护环境并加强生态建设。在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应该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覆盖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做好小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工作,保持生态平衡。改进引水、蓄水工程设施,完善田间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的灌溉效率。

9、做好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使人们树立节水意识,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约用水。第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发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避免因水资源开发过度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涵养水源,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发展沼气,解决农村污染问题。为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采取相应的策略,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污染,并做好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才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提出了实现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实际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梦熊.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地质通报,2003(8)

[2]李理.海水利用: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环境保护,2008(24)

[3]陆小龙.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充分利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4]吴维.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8)

[5]钱易.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李宁.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建材,2011(1)

上一篇:节能电力金具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下一篇:路桥工程的监理难点及完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