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策略性研究

时间:2022-03-21 05:04:28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策略性研究

一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1供水及相关功能方面的生态效益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主要还是来自于河流,河流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用水,还为人类提供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等,另外河流生态系统还为人类提供航运、水利发电的功能。

(1)农业: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将南水丰富的水源引入北方,不仅成功解决了北方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同时兼顾灌溉大面积的沿线区域的农田,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使沿线大面积的农田物尽所用,使土地高效利用。另外修建水库,在雨季储存水源,一旦遇到干旱时期,便开闸放水,对周围的农田进行灌溉,避免因干旱造成的粮食作物的减产。(2)林业:通过修建水利工程,缓解了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现状,改善了流域内部的水文条件以及循环状态,通过调节局部微气候,保证区域内部草木的水源供给,间接调节大气、净化空气以及保育土壤,无形当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航运:修建大运河,通过河流进行人员和货物运输,减轻了陆地交通的压力;

(4)渔业:在水库建成以后,随着库区水量的增加,库区周边的气候的得到改善,这就产生了有利于部分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的一系列游离有利条件,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将会大大增加。由于一些鱼类随着水位涨落而进行漂流性产卵繁殖,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人为地制造洪峰,为这些鱼类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另外满足下游水生生物的产卵繁殖要求,可以在适当的时期,通过调整下泄方式或者增加表孔泄流的手段提高下泄水的温度,维持和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5)水力发电:目前火力发电作为传统的发电模式,还是占有相当重的比例的。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燃料,而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排入大气中,造成了大气污染,加剧了温室效应。而通过水利工程将水的势能转换成机械能,进而转换成电能,减少了不可再生煤炭等能源的耗费,同时减少了污染环境气体的排放。

2生态支持功能方面的生态效益

自然河流生态系统是由陆地一水体共同组成的相对开放的生态系统,河流周围的陆地植被构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这一地带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野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同时,河流还能够通过自然稀释、扩散、氧化等一系列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净化河流污染物。河流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依靠水体的休闲活动如划船、滑水、游泳、渔猎和漂流等,同时也为人类在河流沿河岸进行的旅游娱乐活动如露营、野餐、远足休闲和摄影等提供了场所。凡此种种,均显示河流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命过程的多种生态功能。

3调节功能方面的生态效益

河流两岸的植物以及河流下游的湿地拥有自动调节水文的过程,同时可以缓冲洪水,控制侵蚀、保持土壤肥沃的功能。所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在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流域内河水的流量变化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平稳,对于防洪抗涝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兴水利工程,调节地域性水资源平衡,囤积梅雨季节雨水资源,在干旱缺水的季节进行利用。这就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水资源进行了调节。

二结束语

通过大兴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和配置,可以在供水及其相关功能、生态支持功能、调节功能以及文化美学功能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

作者:胡佳慧 单位:环城河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上一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进展及分析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监督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