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分析

时间:2022-03-21 03:45:41

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分析

摘 要:通过研究高等院校的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的运行机制,探究这种平台的管理模式。发现这种机制在运行中的问题,同时强化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的队伍建设,在这一教学中心背景之下,实现人力和物理的资源共享,为21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

关键词: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机制;管理模式

高校内部的实验室是师生们完成实验教学的有效场所,与此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一定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更重要的是,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心有力的塑造学生的品格,提高了学生们的创造性能力,重点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很多高校的校园中,实验室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建设,是进行学科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本科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我国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批独具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离不开顺利开展实验室教学。因此,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实验教学中心的效益,权利发挥人才在实验室的带动作用。

1 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创建的原因和目标

1.1 创建原因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也取得了快速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落实好“科教兴国”这一战略目标,加快速度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的国家。近几年,教育部又提出了“高等教育工程”,这一工程对高效的实验室建设和改造方面提出了新的内容。创建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多建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这些实验教学中心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的教学,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管理层次人员的最高水平,为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科学的培养出一批批的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条件。

1.2 创建实验室的目标

高校管理人员都是充分的认识到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创建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长期以来把难以开展的基础实验教学进行了统一的安排,形成了班级管理的新模式,保证了人力与物力的资源共享。从根本上提高了实验室的教学质量,因此,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模式

2.1 实行主任负责制

实验教学中心是新型的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单位,在高校校园内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的统一管理。在合理的进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承担起重要的任务。全力实现部分公共基础实验课、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验教学中心主要实行的是主任负责制度,在实验中心内部设一名主任,副主任两名,主任的设置均由学校来任免。主任的候选人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在实践中也具备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担任。通过竞选这种方式,来决定上岗的人员,并且在实验室还会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

2.2 实行岗位责任制

教学中心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明确了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定期对学生们进行民主考核。经过考核之后,表现优秀的人员适当的给予部分奖励措施,经过考核之后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要适当给予批评。实验教学中心由教学部的主任负责,加上副主任的全力协助。主任与副主任还要负责协调与布置好整个教学中心的布局。实验教学中心的仪器要交给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并且要按照规定来实行有效的管理。

2.3 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

高校的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如果在高校内,只是具备了先进的实验条件,良好完善的实验环境,但是没有科学的管理。实验室也会因为缺乏管理而使实验室的功能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全面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室的环境,首先就应该建立起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坚持好“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对实验室的环境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有效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该以建立良好的秩序为基础,维持环境的整洁,合理使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使用过仪器之后,合理对仪器进行保养和为维修相结合。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注意调动起教师和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广大师生都参与到保护实验室环境当中来,不断的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工作人员既当起实验室的管理者,还是实验室的主人,在工作中不断贯穿保护实验室环境的意识,自觉的维护整个实验室的环境。加强对实验室的保护,促进实验室的环境建设,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安静优美的实验环境,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最迫切的需要。与此同时,努力保护好实验室的环境还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3 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机制

高校在艺术与设计实验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体制改革,合理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并且在艺术与设计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配备了一批极具现代化特征的教学设施,并且敢于采用最现代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实验室内配备精确良好的仪器,为学生们创建一个先进实验室的环境,建立一套与之相关的合理的运行机制,将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变成一个全新的实验教学基地。

3.1 开放实验室

在实验室中心要开展积极开放实验室的工作,并且出台了实验室开放的原则和政策,明确规定了实验室的开放的原则,并且在对实验室进行开放的时候,做了具体合理的要求和注意项目,学生们可以高效利用实验室来完成学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和复习任务,学生们还要重新补做课内的实验项目,尤其鼓励学生们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艺术与设计实验室从实验的内容到规定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对实验室进行组织与管理工作等各个环节都实行开放的模式,为本科生能够早早的在实验室内部进行实践活动,培育昂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本科生的能力。

3.2 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成效

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的这种灵活又开放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我校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营造了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实验室内部能够自主进行实验。个性化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根据一项不完全的统计,自从实验室开放以来,充分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广泛运用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为课内教学做出了合理的补充,成为课内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实验室的仪器的使用效率,也显著的得到了提高。

3.3 加强实验中心的队伍建设

通过调整实验中心的队伍结构,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实验中心工作人员的素质。鼓励高层实验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加入到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中。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全面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高校内部成立实验室的目的是,支持更多有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工作人员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实验教学中心的顺利运行。从整体上提高了实验中心的效益,提高了实验中心对人才的培养能力。充分调动了实验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验中心秉承着“开放性”的原则,有效的提高了实验室的运行成效。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要全面做到以学生为本,支持与加大对专业学科的建设力度,优化实验中心的资源配置。加强与整合实验室的资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促进课程的改革。全面优化实验室内部的体系,优化实验室的开放环境,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真正的加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提高其运行和管理模式。在推进实验中心的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等与之相关的部门要全面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学生对实验室的监督力度。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的体质,无论怎样改革都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实验中心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是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实验教学中心条件的好坏,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效,建设实验室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当前,我国的实验教学中心中还存在有诸多问题,有些薄弱环节更是有待加强,因此,高校要提高实验中心的利用率,加强保护实验室的力度。保护整个实验室的环境,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就会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明.高校实验室环境建设与管理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4):46-47.

[2]李红艳.改善实验室环境,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8):56-57.

[3]赵文武.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2011(07):76-77.

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课题“新建本科院校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功能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BY107

作者简介:董千,男,教授,研究方向:居住建筑室内空间。

上一篇:同步发电机有刷励磁系统异常运行分析及处理 下一篇:技能竞赛引导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问题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