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农场上空的高技术“打假”较量

时间:2022-03-21 09:37:19

欧洲农场上空的高技术“打假”较量

欧盟每年给予农民数亿欧元高额补贴,优厚政策也让一些人钻起空子,企图通过虚报土地耕种情况骗取补贴。不过监管机构也不好对付,“打假”手段不断更新,更不惜动用人造卫星、无人机等高技术手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帷幕。

“无人”监控省钱省力

想象一下,你漫步在英国乡间,风和日丽,空气清新,鸟儿在灌木丛中鸣唱,庄稼在阳光下摇曳……突然,一架飞机模型从头顶滑翔而过,周围却不见有人遥控。

那不是玩具,而是一架正在执行航拍任务的无人机。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的太空,一颗人造卫星正把摄像头对准同一片土地上的树林和牲畜。

早在几年前,人造卫星即已用于监察农场土地耕种情况,无人机则是新近加入这场“战斗”的“新兵”。

英国农村支付局数据显示,过去用人工监察农场土地耕种情况,每次耗费约400欧元;改用人造卫星实施监察任务后,每次只需150欧元。

英国农村支付局主要负责农业补贴发放,并监督违法违规行为。“我们现在只追踪处理投诉案例,然后实地调查存在疑点的具体农场。”农村支付局发言人说,“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减轻纳税人负担。”

人造卫星的工作效率与人工不可同日而语,不仅可以快速扫描大片土地,获得详尽资料,而且如果需要,可以迅速折返,重新拍摄。

2010年,欧盟针对农业补贴所做的检查工作70%由人造卫星完成,它们对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了拍摄扫描。

卫星图片“不够准确”

但人造卫星拍摄的图片并非无懈可击。奥地利拒绝采用这种方法,理由是奥地利多山,丛林密布,它们投下的阴影有时令卫星图像不够准确。

苏格兰也没有像英国其他地区那样借助人造卫星监控农场土地耕种情况。苏格兰政府发言人告诉英国广播公司,当地气候多变,晴朗天气有限,人造卫星难以拍到清晰图片。

在剑桥郡从事农民和环境研究的学者罗兰・兰德尔说,在农村,很多事情时刻在变,当卫星从头顶飞过时,牲畜可能在田间地头,也可能在畜棚里,“你无法数清它们的确切数目”。

“检查人员在查看卫星拍摄的农场照片时,可能发现某处多了一个未经许可搭建的建筑物,事实上它可能只是一个草垛。”兰德尔说。

根据农业补贴申请要求,耕种者不仅不能让土地闲置,还必须保护好周围环境。因此卫星拍摄的图片需显示耕种者是否依照规定,对耕地之外的灌木林、池塘进行了保护。如有违反,耕种者可能损失3%左右的收入;如果屡犯不改,将遭到更严厉的处罚。

但伦敦学院大学法律高级研究员雷・珀迪说,英国很少以卫星照片作为处罚依据。2001年曾有一个案例,卫星照片显示某块耕地正荒着,耕地主人却称那里明明种植了亚麻。这种植物在幼苗期很不显眼,容易被卫星照片忽略。后来,此案被撤销。

无人机更高一筹

卫星照片不够给力,于是无人机粉墨登场。无人机最先因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扮演“远程遥控杀手”角色而闻名,后经改装和简化,应用于农业领域。它们可以近距离拍摄照片,分辨率很高,图像清晰。而且,无人机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拍摄,不像人造卫星,永远从高空俯拍。

这一技术目前正在法国南部的葡萄园里试用,主要任务是监督葡萄树的清理工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生态要求。为防止产量过剩,政府鼓励葡萄种植者拔除品质欠佳的葡萄树,每清理1公顷葡萄园可获补贴1万欧元。

“必须对种植者实施百分之百的监控,因为那关乎一大笔钱。”欧盟位于意大利北部卫星监控站伊斯普拉的“联合研究中心”农学家菲利普・劳迪加尼说,“法国正在做测试,看无人机拍摄需要达到何种清晰度,比如说是否需清晰到能识辨10厘米内的物体。”

意大利也在对无人机进行测试,而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无人机已经小范围应用于“实战”。当地政府表示,辨识度达到25厘米和12.5厘米的照片可以清晰辨认出地中海地区各种典型粮食物种。

隐私让位于效率

照片清晰度的提高,却引来另一个问题:如何保护隐私?

“国家观察”组织成员本・海斯担心,欧洲未经充分公众讨论,就将无人机匆忙应用于农业监督领域。

“很多东西确实有用,但我们仍应接受对它们的质疑。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无人机从自己的农场上空飞过,我们尚未对这些问题进行辩论。”海斯说。

伦敦学院大学的珀迪对201名英国农民和428名奥地利农民进行了调查,这些人的土地耕种情况均定期接受卫星检查。调查结果显示,仅1/4奥地利人和1/3英国人反对卫星监督。

部分农民担心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但更多人认为,远程监控比调查员上门调查来得简单,不会占用他们更多时间。同时,大多数英国人表示,卫星监控有助于消除欺诈行为。

沃里克郡农民罗伯・阿兰说:“这真是现代生活,我难以想象,面对高技术,你还能耍什么花招。”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上一篇:雷州:农民经纪人搞活农村经济 下一篇:一块五花肉与世界经济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