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时间:2022-03-21 03:01:09

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摘要:地铁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地铁站的客流量极大,甚至在高峰期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因此做好地铁旅客的组织服务工作是保证地铁安全、正常运行的必要环节。首先论述了地铁客流组织的原则,其次分析了地铁客运组织的主要策略,最后对总结了客运安全管理的几个关键点,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客流量;组织方式;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32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增加了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模,地铁网不断延伸,换乘复杂性加大,客运量快速增加,使得地铁客运组织及安全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全国多个城市的地铁在工作日早高峰时对存在乘客上下列车困难的问题,对客运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保证乘客安全、缓解换乘站的客运组织压力成为了客运组织工作的关键点。

1 地铁客流组织的原则

安全、及时、有效是地铁客运组织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亦需遵守能疏导和不可控的原则。地铁站管理人员应根据本站的客流特征和设备安排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地铁客流组织预案,确保进出站客流顺畅。首先地铁单站应严格按照由下至上和由内至外的基层原则运用三级客流控制举措。在突发大客流的情况时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客流控制手段以实现有序和可控的目标。其次地铁换乘站应以安全、可控和统一作为其客运组织原则。在换乘站应选用经验丰富的值班站长承担客流指挥任务,其客流控制原则是由内之外,由下至上,先控人闸客流,再控换乘客流,以此保证地铁站台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客流失控状况。最后应严格遵守地铁线网联控组织原则,优先满足主控站内的客流疏导期,进而有效缓解高满载率区段之中的客流压力。

2 客运组织方式

2.1 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方式

地铁站的客流组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进站组织、出站组织以及换乘组织。进站组织是指乘客进入出入口、楼梯、站厅、付费区、候车区的一系列组织,在这个客流组织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保证乘客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有序乘车。

出站组织是指与进站组织顺序相反的一个过程,乘客按照导向标示寻找相应的出入站通过闸机后出站。

换乘组织是乘客在到达换乘站下车后不经过出站闸机,直接根据换乘导向到达另一目的线路的站台进行换乘,一般情况下换乘站人流量较大,客运组织难度较高。

2.2 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地铁车站可在紧急情况下采用疏散、隔离以及清客等组织方式展开工作。隔离一是指车站内乘客发生性质较为严重的争执或者打架等无法控制的局面时尽快将其隔离,疏散乘客以避免误伤,保护现场。二是指在流量过大而发生交叉干扰时在闸机、出入口、楼梯等关键点应用伸缩铁围栏、铁马等设备隔开人群以保持客流畅通。三是指发生乘客伤亡、恶性传染病人时采取隔离措施。疏散包括车站疏散和隧道疏散两种情况,前者是指在车站内发生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将其疏散至车站外;后者是指在隧道内发生同种事件时将乘客疏散至车站。清客主要包括列车清客和车站清客两种情况,前者是指列车发生突发事故时由行调指定车站值班站长担任负责人组织工作人员将乘客疏散至距离列车较远的车站或者安全区域;后者是指末班车终到站清客时要求车站内的所有乘客离开车站。

2.3 大客流组织

大客流是指在节假日、大型活动以及突发等情况下产生的大量乘客乘车情况。可预期的大客流控制组织工作应做到早预想、早准备、早控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对本站的具体组织方案、控制措施以及关键点有充分的了解;阵型分布应做到快速、准确;人员应快速到达关键点;进行控制时应及时进行广播宣传告知乘客。

3 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出入口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合理应用出入口的空间进行客流组织,不能关闭出入口闸门。客流量过大时应放置铁马进行控制,并根据客流增加情况对入站的乘客进行分批组织,并安排工作人员合理引导,减少客流的对流和交叉现象,进而才能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组织乘客分批进入客运站时应合理增加引导人员,在关键点安排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把手并由专人指挥控量与放量。控制客流时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放客流是应做好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出现踩踏事件。完成客流控制的时候应尽快回收客运物资以避免干扰到客流的合理通行。

3.2 扶梯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扶梯客流控制点应为距离楼梯口或扶梯2m以上的缓冲距离。控制口宽度应小于楼梯口宽度或者扶梯宽度,在客流量较大的楼梯口或者扶梯口应安排专人及时引导乘客,避免出现挤踏情况。应密切关注扶梯运转情况,若需关停扶梯则应提前通知乘客,在保障扶梯上的乘客疏散完毕后方可关停扶梯。最后应使用扎带固定控制点的铁马,根据渐进缩小的原则将铁马摆成斜口或者喇叭口,禁止垂直控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的设置控制点以缓解流量过大时的冲击力。

3.3 入闸机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控制客流时应保证每组至少开放2台进闸机,可采用回形阵的方式或者分批进入的方式控制客流,尽量避免应用直接关闭闸机的客流控制方式。在客流控制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为老弱病残等特殊乘客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其快速进站。

3.4 站厅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在进行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时应将车站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尽量扩大乘客等候区域。在控制客流流向时应安排职工引流或者设置栏杆,在降低客流对流与交叉的可能的基础上保障客流顺畅。在进行站厅客运组织时应将铁马依据阵型摆放整齐,并用扎带固定两铁马的连接处。在安排铁马阵型时应合理应用长方形和三角形等阵型提升稳固性,避免在乘客推挤时推到铁马。

3.5 站台客运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进行站台客运组织首先要加强对乘客后撤的指导工作,主要目的是保证乘客能均匀的分布在多个站台等候车辆,主要方式有放置栏杆、增加工作人员、安排引导方式等。其次应安排孕妇、老人等特殊乘客等爱心候车区域上车并维持好上下车秩序。再次是密切关注乘客上下车的动态信息,维持好上下秩序,避免出现抢上、抢下的情况以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最后应在保证乘客正常上下车的前提下在站台屏蔽门处设置伸缩带等保证上下车秩序的安全监护设施。

3.6 客流换乘组织安全管理策略

地铁换乘客流组织原则是保证站内的乘客可以按照规定有序地进行乘将与进出。地铁换乘是人流高度交会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应结合地铁站的具体布局进行科学的组织以保证客流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首先应在时间上保证换乘的有序性,换乘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换乘旅客的时间规律有所了解,并根据实时条件对客流量的变化进行科学预估,以保证客流量突增时能妥善处理。其次是应该保证客流组织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有序性。当客流量突增时地铁站的客流组织系统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从而影响了客流信息的有序传递,进而影响了客流组织工作的安全有效实施。

4 结束语

地铁的建设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客流量的大量增加为促进了地铁运营公司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客运组织与安全管理问题也凸显了出来。为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地铁运营公司应该注重地铁客运组织的管理,不断强化组织和调度工作,应用多种措施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水平,从而促进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甄利贤.大型高速铁路车站客运安全风险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2]李玉华.广州地铁大客流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4,(19):255,257.

[3]吕立丹.城市地铁换乘枢纽行人交通组织设计[D].西安:长安大学,2014.

[4]邓新峰.大型客运站客流组织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方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上一篇:区域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关系探究 下一篇:从固定资产清查视角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