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安全为基础的立体化递进式多层次生命教育体系研究

时间:2022-03-20 07:55:15

构建以安全为基础的立体化递进式多层次生命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生命教育又是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更需要我们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本文就构建以安全为基础的立体化递进式多层次生命教育体系做一个简单探析。

关键词:教育改革 生命教育 立体化 体系

1. 生命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在于立人。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体验生命,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以及人生目标的理性认识,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学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同时更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教育的起点就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2. 生命教育的概念

所谓生命教育,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其内涵的理解多种多样。钱巨波在《生命教育论纲》一文中认为,生命教育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是科学教育的拓展,是素质教育的完善,是道德教育的充实,是健康教育的提高,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航标。

3. 立足学校实际,构建以安全为基础的立体化递进式多层次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是教育之本,关注生命,进行生命教育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作为学校,学校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每读一遍这样精美的篇章,人们都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清洗和震撼。曾几何时,一首《祝你平安》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共鸣――平安,她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而平安却又带出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那么,学校如何在安全为基础进行生命教育呢?

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更需要我们重视家庭、社会力量,形成生命教育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3.1 强化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以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创建“平安校园”。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突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预防校园伤害和意外伤害等方面的生命教育。如编写消防安全歌谣、班级安全公约等等。在校园醒目处设置安全警示标语如“人人把好防火关,有备无患保平安”、“珍惜生命,远离火灾”,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在实验室、电脑房醒目处悬挂“安全操作须知”;严格执行“学生出入校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抓好落实。增加校园安全设施的经费投入,确保无安全隐患,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抓起,从基本要求做起。从抓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即从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德育常规)着手,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具体化和正面教育的原则,重视抓反复,反复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2 加强课堂教学,实施学科法制教育渗透

强化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学校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法制意识”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命脉。为此,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法制课教学,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使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更加规范、系统、富有实效。二是加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法制意识变为“涓涓细流”,伴随教师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学校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备课等方法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各学科教师的教案中要有渗透法制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规定的渗透点必须有法制知识的渗透内容。通过实施学科法制教育渗透,最终实现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3.3 拓宽生命教育渠道,构建立体化递进式多层次生命教育网络

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一道难题,当前必须要着力构筑并不断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系,贯通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的平台,并形成合力,协调推进本市预防犯罪工作,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落到实处不断把学生生命教育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社区充分做好网格服务,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广度和力度。通过建立小区宣传牌、文化橱窗、阅报栏、公益广告栏等阵地,介绍教育、法律、科普等知识,赞颂好人好事,公布社区信息,营造以廉政文化、社校文化、法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氛围,满足青少年学生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宽互动渠道,社区注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联动性,营造社会育人氛围。通过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四位一体”互相联动,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

生命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区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异化,走向健全与高效,走进生命教育的新时代。学校安全教育过程中,把生命教育的内容、方法等纳入家长学校的培训内容中,帮助家长更新育人观念,懂得关注孩子的心身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孩子掌握保护生命的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感恩,注意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3.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压力大、焦虑心理不平衡等心理问题,各学校应不断完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选派优秀班主任考取心理咨询师,形成以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坚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工作,开设“阳光心情”心理咨询室,设立校报专栏和网上论坛,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参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注重做好受到校纪处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他们给予积极的指导、帮助和关注,促使他们增强自信,积极改正。

3.5加强生命教育科研,提高安全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学生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虽说我国研究青少年学生生命教育逐年增加,但青少年学生生命问题有增无减。人愈不注意生命目标的确立与价值观的内化,社会就愈混乱。社会愈混乱,人们要花在收烂摊子的资源和时间就愈多。它迫切需要我们从青少年学生生命教育有效性的视角展开研究,改进生命教育工作,从而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加强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适应时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探索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途径,不断创新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重视生命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

4. 结束语

生命不仅是全面的、和谐的,而且是自主的、自由的。因此,关注生命教育,必须凸显生命的灵动。一切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了对生命状态的尊重,真正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现生命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成长的气息,课堂教学走向生命教育,使学生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实现生命教育,就应该充分调动和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化递进式多层次网络结构,让学生时常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受到对生命的敬重,感受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高晓娟,青少年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初探,江苏教育研究[J],2012年第35期

[2]刘慧,生命教育为健康成长奠基,博览群书[J],2011年第06期

[3]龙海霞,生命教育研究中的本土意识,教育评论[J],2011年第03期

[4]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四川师范大学[D],2009年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立项 (2010G017)

上一篇:通向建筑的室外引道 下一篇:高等职业院校汽车实践环节考核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