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研究

时间:2022-03-20 07:53:38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阅读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为阅读障碍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小学阅读障碍(RD)儿童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结果 RD组儿童感觉统合各因子分显著低于非R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失调轻、中、重度各层次人数均多于非RD组儿童;McNemar's 检验显示,RD组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多于非RD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阅读障碍的发生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

【关键词】 阅读障碍;感觉;对比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29-02

据报道,我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10%~35%[1],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已有研究显示,学业不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较高[2]。学习障碍也是目前小学儿童常出现的心理问题,阅读障碍是其中主要类型。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非学习障碍儿童[3]。笔者通过对阅读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的调查,以探讨阅读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分析阅读障碍的形成原因,为阅读障碍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于武汉市3城区3所普通小学四~六年级学生867名。依据下述诊断标准筛选出65名阅读障碍(RD)儿童,并按同性别、同年龄(±3月)、同班级1∶1配对65名学习正常的非RD儿童。非RD儿童的入组标准:(1)班主任综合评定认为其语文和数学方面没有明显的学习困难,平均成绩居全班第10个百分位数以上;(2)阅读测验成绩处于群体测试成绩的平均数1个标准差以上;(3)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总智商≥85; (4)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

1.2 诊断标准及研究方法

1.2.1 RD的诊断 依据ICD-10对RD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检测的策略:(1)由班主任根据《修订的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评定儿童,该量表包括理解和记忆、语言、时间和方位的判断、运动能力、社会行为等五大类共24个条目。根据中国常模,当测试儿童的量表得分≤60时,则被认为可能存在学习障碍。(2)主课(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居全班第10个百分位数以下,根据班主任评定有学习障碍持续1 a以上,课堂和家庭作业独立完成均有困难。(3)阅读测验成绩低于群体测试成绩的平均数1个标准差以上。采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对台湾学者徐澄清编制《语文阅读水平测量》所修订的测验。该测验包括汉字辨认、词语填空、短文朗读、理解等项目,每题回答正确记1分,各题得分累加即为总分;(4)智商(IQ)≥85,采用龚耀先教授主持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以排除研究对象智力低下。(5)通过量表评定、临床观察,排除动机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无视听觉障碍,排除器质性脑病。满足以上5个条件,即可诊断为汉语RD儿童。

1.2.2 感觉统合能力评定 运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感觉统合能力的评定。该量表已在我国标准化,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由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4个部分组成。共58个题目,5级评分。将各项原始分转化成标准T分,得分低于40分,即评定有感觉统合失调,其中30~39分为轻度失调,20~29分为中度失调,20分以下为重度失调。在感觉统合量表中有1 项失调,即评为感觉统合失调。

1.2.3 调查方法 由调查者对班主任进行该表填写的培训,再由班主任召集家长,进行讲解后发给家长填写。

1.3 统计分析 在Visual Foxpro 6.0下建立数据库,进行所有资料查错和纠正后,用SAS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配对t检验、频数分布、McNemar检验等。

2 结果

2.1 阅读障碍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比较 由表1可见,RD组与非RD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各因子分经配对t检验,RD组儿童感觉统合各因子分显著低于非R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RD组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得分最低,其次为前庭失衡。

2.2 阅读障碍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情况比较 表2显示,感觉统合失调各层次的人数RD组儿童均多于非RD组儿童。

2.3 阅读障碍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McNemar's分析 RD组和非RD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McNemar's检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RD组和非RD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11对,无感觉统合失调27对,差异主要表现在RD组儿童有感觉统合失调且非RD组儿童无感觉统合失调有25对,而非RD组儿童有感觉统合失调且RD组儿童无感觉统合失调只有2对,RD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多于非RD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9.59,P

3 讨论

研究显示,阅读障碍儿童的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以及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感觉统合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RD儿童,且RD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轻、中、重度的人数均多于非RD儿童,表明RD儿童多有感觉统合失调。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论一致。国外研究者发现,阅读障碍者不仅存在阅读能力缺陷、认知能力缺陷,还存在感觉运动能力缺陷[4];阅读障碍儿童在快速除渣、闭目直立、串珠、移动钉钉、视觉手指等活动中与正常对照儿童相比表现出动作迟缓、反应时长等现象[5-6],显示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轻度的运动缺陷。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RD儿童的大脑发育不成熟造成的。但阅读障碍成人的研究也显示操作此类活动缓慢,研究者认为其原因是视觉信息输入和运动信息输出之间存在某种受限,造成视觉空间信息加工缓慢。有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的精细动作和整体动作有困难[4],触知觉水平低于正常儿童[7]。提示阅读障碍可能与各种感觉统合失调有关。国内一些研究显示,学习成绩差、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较高。有学者指出,感觉统合失调所表现的学习能力不足和前庭失衡可能是引发儿童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造成学习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必定造成知觉信息的不顺畅而影响学习能力,因为学习是以感觉和知觉信息相互协调为前提的[8]。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时,前庭功能失衡,当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导致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等。对事物的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导致难以辨别图像的细微差异,因而感觉统合失调可能带来阅读、学习的困难。有证据表明,感觉统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前庭平衡协调不良、触觉过分防御、运动协调性以及语言能力、学业成绩,降低行为问题等。因此,感觉统合失调和阅读、学习能力等有密切联系,阅读障碍儿童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达到矫治和干预的目的。但感觉统合失调与阅读障碍之间的神经生理机制以及影响因素仍不很清楚,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安徽省某县农村小学健康教育及资源现状调查 下一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