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风暴 第1期

时间:2022-03-20 12:50:52

长尾风暴 第1期

未来我们卖得越少,却挣得越多?互联网时代,热门商品再也不能一统天下,“蚂蚁”也会拥有话语权?这正是长尾理论的核心理念。

所谓长尾理论,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的产品也同样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众多的小市场也可汇聚成与主流大市场相抗衡的市场力量。长尾理论彻底颠覆了我们视为金科玉律的80/20法则,此前的商业理论认为我们只要抓牢20%的畅销品市场,就能带来80%的利润,但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流通的成本急剧下降,使得原本被我们忽视的小众商品也有了出头之日,例如Rhapsody这样的网站竟然有占98%的曲,目每月都有下载,而不是想当然的每月只有区区20%能得到歌迷垂青。

长尾理论最初由《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并发表了同名论文,这篇论文迅速成为该杂志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随后安德森又开通了长尾的专门博客,和网友交流长尾理论的心得,至此,长尾风暴一发不可收拾,日益成为近年来最为风行的经管概念,在全球各地的会议室和媒体上都能频繁地听到这个词,Google首席执行官斯米特在股东大会上就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来解说长尾理论,并坦陈Google的广告战略就和长尾理论密切相关。

长尾可谓无处不在,安德森认为传播、生产和营销中的新效率正在改变可行商业模式的定义。用一句话就可以最好地形容这些力量:它们正在把不赚钱的顾客群、产品和市场转化成摇钱树。尽管这种现象在娱乐和媒体界最为明显,但简单到eBay上看一看就知道,它同样存在于其他地方,从汽车到手工艺,各种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长尾理论阐释的实际上是丰饶经济学――当我们的文化中的供需瓶颈开始消失,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每一样东西的时候,长尾故事便会自然发生。

安德森还谈到了推动长尾的三股力量:第一股力量是生产工具的普及。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个人电脑。电脑可以将印刷、电影制作、音乐创作和其他任何事情置于任何人的掌控之中,它的威力意味着“生产者”的队伍已经壮大了上千倍。现在,业余爱好者们能做到短短几年前还只有专业者会做的事,有数百万人有能力制作电影短片、音乐专辑或是将他们的想法到全世界――而且有相当多的人确实这么做了。天才并非人人皆有,但已经广布四方:如果你将创造能力赋予足够多的人,精品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股力量就是通过普及传播工具降低消费的成本。花几分钱在线传送内容和花几美元用卡车、仓库和货架送货,所花费的成本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而即使对有形产品来说,互联网也大大降低了接触消费者的成本。数十年来,沃尔玛投入数十亿美元才建立起了运作上相当成熟的供应链,只为以低价格向全世界千千万万的消费者提供品种齐全的商品。今天,任何一个人只需在eBay上开个店,就可以接触到毫不亚于沃尔玛的广阔市场。

第三种力量就是连接供给与需求,努力将新产品介绍给消费者。这种作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Google的“凝聚着群体智慧”的搜索引擎,也可能是iTune上的好歌推荐,更可能是口头传播效应或消费者的博客。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寻找小市场内容的“搜索成本”降低了。

当今世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各种潮流、革命让人们无所适从,萌发于广泛的商业实践、集合着广大群众集体智慧的长尾理论“吹尽狂沙始见金”,势将对未来的市场及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长尾风暴排山倒海而来,我们都无法缺席!

上一篇:PE,是敌是友? 下一篇:VC进入静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