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加工技术推广的成效\制约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3-19 07:09:58

农加工技术推广的成效\制约因素及对策

从2005年开始进行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主要包括重大共性技术推广和技术对接两项工作)以来,已经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推进这项工作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继续搞好这项工作还需要下大气力。

一、充分肯定成效,坚定工作信心

五年来,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变,体现了发展的过程:第二,实现了由不知怎么办到比较会干的转变,体现了探索的过程:第三,实现了由无专项向有专项的转变,体现了争取的过程。在这三个转变过程中,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就农产品加工重大共性技术推广而言,这几年重点推广了蔬菜脱水干燥技术、花生黄曲霉毒素防治、柑桔酶法去皮及脱囊衣技术、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等,从行业的角度看,农产品加工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突破了这些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促进了行业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从企业的角度看,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实现了三提高、三降低,三提高是: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三降低是:降低了原材料消耗,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三废的排放。

就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而言,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现一、二、三:一就是促进科研与生产脱节这一大难题的解决。尽管近年来一直在强调科研与生产的结合,这个问题却是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通过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面对面,科研单位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的实际,从而为今后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指明方向,同时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横向合作,也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是发挥了两大优势。一是发挥了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优势,二是发挥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优势的发挥,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提供了施展武艺的平台;专家技术优势的发挥,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两大优势的发挥,实现了优势互补。

三就是搭建了三大平台。一是搭建了成果资源转化平台,促进了地方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转化,促进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搭建了技术难题解决平台,通过专家与企业相关人员的面对面,解决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存在的大量的生产难题,也为解决今后遇到的生产难题,预留了解决渠道,从而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撑:三是搭建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在专家与企业面对面的探讨过程中,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由此促进了产学研合作。

二、深入分析形势,增强紧迫感

在我们看到所取得的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还仍是探索式,有的还不够完善,还是小规模的,区域性的,其影响力也还不够大;这项工作的经费还非常有限,这对这项工作做大做强形成了很大的制约:还有,我们的这项工作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突出表现在相关的组织工作还很费劲。这就要求我们对所取得的成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决不能因为有了一些成效而沾沾自喜。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足10‰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40%,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农加工重大共性技术推广和技术对接工作。

但同时,我们却决不能因为我们开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还是探索式的、小规模的、区域性的,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就否定这项工作,就不重视这项工作,这是绝对要不得的。通过对这项工作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工作有三个符合:一是符合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工作,以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符合国际惯例。二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以中小企业为主,以食品企业为例,全国食品企业大约有50万家,但规模以上企业仅有5万家,仅占10%左右,10人以下的企业占到了7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小、弱、散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是符合企业的实情。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小、弱、散问题非常严重,受技术制约很大,通过专家解决企业面临的大量难题,符合企业的实际,这也是这项活动深受农产品加工企业欢迎的本质原因。再来看重大共性技术推广工作,这些工作瞄准行业发展的突出的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木桶的短板,通过推广相关行行业的重大共性技术,就像解决了木桶的短板可以增加木桶的盛水量一样,通过解决这些行业的重大技术制约,可以大大促进行业的发展进步提高。

总之,我们所从事的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推广和技术对接工作顺应趋势、符合规律、合乎民意。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要做更大的努力,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三、扎扎实实工作,务求取得实效

今后,要做好这项工作,我感到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要做大这项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任务,就是通过搞好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推广和技术对接工作,要体现我们的存在,要履行好我们的职责,要为企业搞好服务。其次,要在资金规模的扩大上,做更多的工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点来做,力争实现尽早突破。再次,是做实、做响这项工作。做实是做大的基础,做响是做大的条件,通过做实、做响促进工作的做大;而通过做大,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做实、做响,再反过来促进工作的做大,实现良性循环。

第二,要做实这项工作。要做实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地做好前期工作,要做到几上几下。无论是重大技术推广还是技术对接,是否有成效,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好了,即使规模再大,也会很有针对性,很有实用性,从而实现很有示范性。其次,需要我们选择好专家,专家肯定是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因此,我们选择的专家就要符合地方企业的实际和需要,从而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益。再次,是搞好现场对接和现场培训J的组织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组织工作,让我们的推广工作真正取得成效。

第三,要做响这项工作。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也比较注重宣传工作。但与所做的工作而言,还是干得多,宣传上做得还不够。应该认识到,做好宣传不是宣扬我们自己,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为此,就需要我们更好用好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用好传统媒和现代媒体,用好主流媒体和非媒体,做好全方面的宣传。对上,让更多的领导认识我们所做的工作,从而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对内,让大家充分认识搞好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齐心协力地克服制约因素,扎实推进工作;对外,让更多的部门和相关方面了解这项工作,从而得到这项部门和相关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向下,让更多的地方和企业了解这项工作,从而使之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参与支持这项工作,从而让这项工作取得更好的实效。

尽管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断争取,不断努力,农产品加工重大共性技术推广和技术对接工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效,就一定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三农”发展,为城乡统筹,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2713-2003) 下一篇:土豆,新“主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