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修:文化扶贫之花别样红

时间:2022-03-19 07:05:30

江西永修:文化扶贫之花别样红

一组组功能齐全的健身器,一间间布置别致的农家书屋,一个个能说会道的观光讲解员……这就是江西省永修县“十二五”贫困村的一个缩影。以前这些名副其实的“草海之村”,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文化扶贫攻坚,蜕变成了文化渐浓的“希望之村”。三年来,永修县共投入扶贫资金330余万元,用于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扶贫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全面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高位推动——赢来文化扶贫的雨后春笋

为帮助贫困村有效实现文化脱贫,永修县从政策、资金、智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贫困村文化扶贫的新举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钟利贵提出的“探索扶贫到户新模式”的总体要求,县四套班子领导亲自挂点贫困村,县直及驻县单位各定点包扶一个贫困村,“手拉手”、“心连心”地开创“三个一”主题帮扶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今年共资助1257户贫困学子继续学业,资助资金达134.29万元;投入5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在贫困村——艾城镇艾城村建立了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成为永修人民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阵地;累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50期,培训3000人次,帮助贫困农户掌握科学种养技术,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红光村——群众娱乐的“演艺场”

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3年,该县在广泛征集贫困村群众意见后,投入扶贫资金38万元,在全县重点贫困村的村庄整治建设点集中打造6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广场。九合乡红光村咀上组新农村建设点,总户数为88户,该组原先是一个环境脏乱,文化落后,玩风盛行的自然村。近年来,通过扶贫项目整治,把村庄内一处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水塘发臭的闲置地改造成12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村民们心旷神怡,交口称赞。村支书淦作付环视广场一整圈,指着崭新的篮球架充满激情地告诉笔者:“新落成的文化广场,对于我们村来说,那可谓是大快民心的工程。现在,来这儿跳舞的、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和参与其他体育健身的群众多了,在家看电视和打麻将的人少了,邻里之间更加和睦了”。由此可见,文化扶贫是改变农村陋习,提高村民素质的有效举措。

宝田村——村民学习的“大讲堂”

“十二五”以来,该县致力于为贫困村民增添精神食粮,共为贫困村送去书籍和杂志3218份。201 1年在县扶贫和移民办的支持和引导下,虬津镇宝田村根据农家书屋阅览人数逐渐增多和农民致富心切的特点,把每一期的《老区建设》、《致富快报》整齐地摆放在书屋最显眼的位置,以便让村民看到和学习到其他县市贫困村的先进思想和宝贵经验及增收致富的好门路。村支书王斌对笔者说:“一段时间以来,关注农村扶贫信息、致富信息的群众多了,大家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出点子,拿主意,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谈得不亦乐乎,在讨论中形成合意。前年5月,在村主任的带领下,通过组织学习新品种种植技术,宝田村开始种植1200余亩丰华占中晚水稻,效益非常好”。据了解,丰华占稻谷的市价为每百斤150元,高于普通中晚汕稻20元,按照宝田村的种植面积计算,一年可直接为群众增加216万元收入。初次尝到甜头的村主任感慨地说:

“文化知识对于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易家河村——品牌战略的“领头雁”

2013年7月29日,笔者跟随村委会主任李智来到一个充满灵气和神奇的地方——美丽而富饶的柘林镇易家河村。村党委书记徐臣志告诉笔者:“易家河村原为永修县响当当的贫困村,穷则思变。几年来,易家河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取得如此翻天覆地变化,最关键的因素是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倾心关怀下,踏实地做了有利于村级文化发展的四件事情。第一,我们先后申请注册了“易家河”、“独一处”、“张赛芳”等4枚农副产品商标,极大地提高了我村农副产品销售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第二,我们已经连续六届成功地举办了柑橘采摘旅游文化节,大幅度提升了本地柑橘产业的文化含义和生态意义;第三,我们已经牢固地树立了采农家蜜橘、泡西海温泉、吃农家饭菜、观西海风光等“四位一体”的旅游文化理念;第四,今年二月我们已经荣获全省首批4A级乡村旅游点,无形中提升了我村在游客们心中的旅游品位。”据悉,已注册商标的柑橘价格是未注册的3倍多,2011年,每公斤柑橘采摘价平均达4元多,橘农年收入户均增加3-5万元。

同兴村一旅游文化的“聚集地”

在悠悠的鄱湖西畔,有这么一个地方,它是珍禽王国,它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太史慈的土城所在地,也是江西鄱阳湖部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所在地,它就是吴城镇。昨日,笔者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敬赏之心来到了吴城镇的一个贫困村——同兴村。

一路所见所闻,笔者惊叹地感悟到:弘扬地方本土文化确实是扶贫致富的一个新途径。2010年吴城镇打破了原来那种“等”“靠”“要”的输血式扶贫格局,探索出“一建一培”的文化扶贫新攻略,即投资3万元建立了富含本土特有文化元素的镇级网页,每年入冬前组织同兴村农家乐个体户举办一次旅游观光讲解员培训。至此,同兴村搭上了旅游文化致富的顺风车。据测算,每年冬天来同兴村朱市湖观看候鸟的各地游客达5000人次,约是建网之页前的5倍,直接增加该村年经济收入16万元。“我们吴城的候鸟有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水鸟)159种”,一个朴实而又老道的同兴村村民精确的回答,令笔者感到震惊。镇党委书记卢赣华接着补充道:“我们同兴村老百姓对自己区域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他们对外讲解的喉舌作用也日益显现,今后我们将继续打好文化扶贫这张王牌”。

在2013年扶贫开发工作调度会上,永修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蔡久佐指出:“在我们国家极力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我县贫困村文化发展依然落后于中部地区的现实情况,全面推进文化扶贫,对于我县的扶贫事业和文化事业来说的确是双赢之举,我县将在贫困村大力推进“四个一”文化扶贫工程,即:一处休闲活动中心、一座书屋、一枚商标、一个网页,打算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贫困村休闲活动场地、农家书屋、农副产品商标化销售和农联网动态信息的全覆盖。”

宏伟的蓝图已经描绘,前进的步伐已经迈开,我们深信永修县的文化扶贫之花将会处处绽放,缔结丰硕成果,前景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

刘小莉、闵坡,江西省永修县扶贫和移民办。

上一篇: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探析 下一篇: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