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制约个人信贷业务的外部因素

时间:2022-03-19 05:26:08

浅议制约个人信贷业务的外部因素

【摘要】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为资信评级,是指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金融机构、债券发行机构、个人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违约概率、金融市场工具信用风险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并以专门的符号来标明判断结果。

【关键词】信用评级 个人主体 个人信贷业务

目前制约个人信贷业务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建立科学的个人客户信用评价机制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为资信评级,是指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金融机构、债券发行机构、个人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违约概率、金融市场工具信用风险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并以专门的符号来标明判断结果。本文主要谈论个人主体的信用评级。

(一)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银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个人信用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正确使用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以现有的信息中心为依托,以个人金融、信用卡等业务部门掌握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为依据,建立银行个人客户信息数据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信用评价体系可以采用积分制,具体分成四个部分:(1)基本情况评分:包括个人的一系列情况,如出生年月、学历、职业、居住地、工作经历、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等等,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积分。(2)业务状况评分:在信用记录号下,每发生一笔业务,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国债及其他金融债券、信用卡消费、透支等等,都有一定的积分。(3)设立特殊业务奖罚分,如个人信用记录号下发生信用卡透支,并在规定期内弥补透支就可以获得额外奖分;个人贷款按期还本付息情况良好可以获奖分;若发生恶意透支或贷款拖欠次数超过6次以上的,就应额外罚分,甚至列入黑名单。(4)根据上述累积得分评定个人信用等级。信用评价体系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状况规定不同层次的服务与优惠。

(二)结合申请评分和行为评分,研究分析市场需求和客户状况,合理确定个贷业务的客户群定位。

根据信用水平和客户需求去选择重点的客户范围,对个贷业务的不同贷种和产品,也设定差别化的目标客户群。再配以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就能很好地完成了个人信贷整个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通过内部信用评级,真正建立起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

二、健全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个人贷款的自身风险和法律风险

个人贷款自身的风险主要来自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和第二还款来源风险。第一还款来源风险包括借款人支付风险,信用风险,失业风险,意外伤害或死亡风险等,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包括保证人保证能力不足风险和抵(质)押物的合法性风险、价值高评估风险、贬值风险、毁损风险、未办理登记风险、处置变现难风险等。不同种类的个人贷款,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总体上应把握人和物的结合,综合分析借款主体和第二还款来源的情况,对期限较短的个人贷款,应侧重第一还款来源,以第二还款来源作补充;对期限较长的个人贷款,应侧重第二还款来源,并结合第一还款来源发展趋势来进行判断。

在办理个人贷款,特别是消费贷款,借款主体的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是造成个人信贷风险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国外,不少国家明确规定在办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时,借款人必须购买意外死亡险,而在我国无此明确规定。因此,在法律范围内,应借鉴国外经验,将个人信贷业务与保险公司的有关险种、产品组合进来运作,建立包括财产保险、信用保险、责任保险、人寿保险等在内的个人贷款保险体系。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可以由保险公司向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以此化解银行在经营中的风险。

银行在经营个人贷款业务过程中,与个人贷款业务相关联的法律关系较多且较为复杂。这包括借款主体问题,如未成年人借款问题和关系人借款问题;借款担保问题,如公司法人或股东为个人提供担保问题、夫妻共有财产抵押问题、未成年人共有财产抵押问题、己租赁财产抵押问题、保证金账户因诉讼被冻结问题等等。在大庆建设银行,相当多数的个贷业务中力图通过采用质押、抵押和保证等风险缓释措施来降低最终违约损失率,但正如《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所强调的,“使用信用风险缓释技术可以降低信用风险,但这些技术也增加了其它风险”,“银行必须确保坚实的法律基础"。个人业务的抵押物,尤其是住房多数涉及个人的生活,即使借款人违约,要真正地执行也是困难重重,从实际操作中看,个人业务中抵押物处置的司法成本相当高昂。因此,为控制法律风险,相关业务人员应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分析个人贷款业务相关联的法律问题和解决对策,严格依法操作,严格审查抵押物的权属,切实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抵押登记,保证相关法律文件完整性并妥善保存。对法律规定不明晰的问题,操作中应以降低风险为重,有效规避个人贷款法律风险。

从长远来看,个人贷款业务市场中多机构的参与将会是一种重要的模式,加强合作,建立起对合作机构规范和科学管理的机制,严格外部合作机构的准入、定期审核和退出机制,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和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形成银行、保险、税务、工商、法律法规部门等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从而保证个人贷款第二还款的可靠性。另外,大庆建设银行也可以通过合作机制进行信息共享,把客户各方面的信息统一到一起,是对央行信用征询系统的一种补充,这样对借款客户贷前审查及贷后管理都起到有力的防范作用,可以降低信用风险的产生,如果这样案例一中的问题就不会再发生。

上一篇:论国际贸易中的低碳环保 下一篇:浅析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行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