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时间:2022-03-19 05:05:58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在每次接手一个班级后,心中总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产生后进生。是什么促成了后进生的形成呢?有人说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促成的。而我认为除上述原因外后进生之所以后进,自身的原因也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有心理障碍方面的原因,也有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在这里我想主要谈一谈学习动机方面的原因。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并达到一定目的内在原因,既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又是充分掌握材料教材的必要条件,因而它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而部分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兴趣盎然,然后逐步消退,最后讨厌英语,变成学习英语的后进群体,成为班级和学校中不和谐的音符。但老师若能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和积极性,培养其自主构建能力,必将使其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受益。

一、细心了解、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样地,我们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后进生就是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首先,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对学习没有迫切的需要,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极大地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自暴自弃。逐渐地他们丧失了自信心,将学习视为负担累赘,表现在上课听不懂或是干脆不听,下课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进而抄作业,考试成绩低到让他们无法再正视自己等等。

其次,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导致学习处于落后状态。习惯是长年累月的不断积淀,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形态,它存在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经意,力量无比巨大,一旦形成,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英语学习后进群体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巩固,只片面注意少量的文字信息,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等等。

另外,众所周知,对学习的投入不仅仅要有智力上的,而且更要有情感上的。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均认为,“情感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新命名是智力把传统上基本作为学习知识能力结构拓展到情感领域,把情绪过程与认识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结构特点高度概括为一种能力。”学习主体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形成的愉快情感体验是语言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愉快或成功会激发出更大的情感动力;反之,会使情感和动力化为乌有。后进的群体在现实中一次次成绩上显示出的失败,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情感上的挫败最终会让他们从“笨鸟先飞”演变成 “笨鸟不飞”的状况等。所以,面对以上原因,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些特点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

二、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重激内驱力

首先,对教师而言,不能因为后进的学生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成绩而对他们产生鄙视、不屑的态度,而要在教学当中充分相信即使后进生也是能够学好英语的。并且要把这种信任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让后进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转化为自信。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我并没有一味的强调这个学生的不足,而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关心他,让他觉得我看重的不完全是成绩,然后告诉他其实他和别的同学一样聪明,只是他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好,只要他肯慢慢改正不良习惯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来,后来他在我的肯定中逐渐找到了自信,学习也有了起色。所以说,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要想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介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等,甚至是学生的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英文名,使他们感到英语就在他们身边,消除他们对英语的神秘感、恐惧感,让他们意识到学好英语是社会的需要、是能够更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源动力。例如,挖掘课文中的情景内容,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2 What’s the matter?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后进的一部分同学扮演病人,让他们投入到我创设的情景中去体会,由此更好的掌握病痛的表达。这让他们在交际中体会到英语的重要,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降低后进生的学习障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学生来说,“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是最好的学习难度的设定,尤其对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所以,要对所教班级中的后进生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估计,设置难度之中的教学。例如,在课文中出现简单易懂的问题我就交给后进生来完成,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难度要与被提问者的已有英语水平一致,要使他们更容易取得阶段性的成功,赢得老师与同学的赞许,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想学英语”的欲望。同时,加强后进生学法上的指导,要比每天催促他们盲目学习更有效。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是任何一个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要面对的尖锐问题之一,尤其是英语教学。后进生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记忆“漏洞”比那些学有余地的学生更大,总是会有今天记明天忘的问题出现,长此以往还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记忆方法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将单词课文的记忆整体化而不是细化,让学生在无意识当中记住我们本要有意记住的东西,让他们觉得“背”不是负担而是乐趣。具体说,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也会参与进来,单独让学生自己背课文会让他们觉得有点孤军奋战,假如我参与进来帮他们分析课文结构和他们一起背,他们就会觉得有支持有依靠,记忆的速度快了,时间也会节省很多。例如,在学习be动词的用法时,我就充分的利用了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动词be三兄弟,am、is、are要牢记,I用am,you用are,is用在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若是复数全用are,变否定很容易be后not加上去,变疑问往前提,首句大写是关键句末问号莫忘记。这样的记忆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教师一定要注重表扬和鼓励。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各具特点和个性的学生,因此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考虑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其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以满足英语学习后进群体的不同心理需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达到“顺势助长而转生”。课堂以表扬为主的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每个学生正确的学习动力。一般来说,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职责更能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动力,尤其对后进生就更不要吝啬。

三、发展个性,强化后进生的心理机制

对英语学习后进生的转变和帮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捷克心理学家夸美纽斯通俗的比喻说的好:“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感的驱动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他就乐意接受,并很快消化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经常去领会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教学理论,千方百计地激发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帮助他们调整学习习惯,激发其情感智力,强化其心理机制,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其个性的目的。使后进生乐意、轻松地投入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全班英语学习质量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初一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浅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