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19 06:05:57

论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农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业要发展,关键在水利,本文就是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农田水利;抗旱除涝;节水灌溉;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也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不兴,农业不兴。随着农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广大人民群众和水利部门为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抵御频仍的水旱灾害而采取的专门建设。农业要发展,关键在水利,农田水利建设是关系和影响农业发展前途的根本措施,没有农田水利建设做后盾,农业发展就无从谈起。

今后,应进一步强化水利在农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水利的科技化含量,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从政治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水利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为农业经济的腾飞发挥更大作用。

一、抗旱除涝工程建设是农业丰收之源。抗旱除涝工程是为抗旱送水及防御洪涝灾害而修建的专门性工程,它起着旱能浇,涝能排的双重作用。仅以我市为例,我市由于地处黄河沿岸,历史上多次遭受泛滥之灾,洪水到来,淹没了农田,毁坏了房舍,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人民衣食不保,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建国后,本着“兴利除害”的方针,我市注重以发展灌溉农业为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兴建了一大批引黄灌溉工程,如谢寨、苏泗庄、旧城、苏阁、闫潭引黄闸及配套工程,形成了井灌黄灌双配套的农业灌溉新格局。

以鄄城县的苏泗庄、旧城灌区为例,两引黄闸年引水量达2.65亿立米,计有总干渠、干渠34条,中小型河道8条,拦河节制闸34座,固定泵站12处,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7.7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46.73万亩。通过配套改建和续建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确保了农业生产用水,使全县农业连年丰收。

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起到了显著的防汛、抗旱减灾效益。以96年为例,我市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农作物大部分受淹,造成绝产或减产,仅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就有11.3亿元,但由于提高了桥、涵闸的泄洪能力,及时疏通了田间“三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挽回了经济损失5.6亿万元。2008年,我市又遭受了特大旱灾,黄河断流,地表水源枯竭,农作物无法按时播种,全市600多万亩耕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早荘作物大幅度减产,渔塘干涸,林果产品质量下降,造成部分人畜饮水困难。根据旱情实际,我市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路,切实走“以井保丰,以河补源”的路子,迅速掀起了井泉建设高潮,在原有机井的基础上又新打机井103772眼,及时补充了水源,缓解了旱情的发展,共挽回了粮食41.5万吨,果品28万吨,其它经济损失16.4亿元。2011年,全市黄河、内河防汛又相继发生了洪涝灾害,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总的来看,水利工程还是充分发挥了防洪排涝效益的,经过近几年的施工,全县大中型河道,东鱼河,洙赵新河、鄄郓河都能达到泻洪的要求。事实证明,没有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发展,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水利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节水灌溉是农业灌溉的新革命。我市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漠弱,大约有2/3的耕地靠天吃饭,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传统农业灌溉用水习惯于“大水漫灌”,推广节水农业势在必行,节水灌溉提高了农业的抗旱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近两年来,我市通过对部分渠道防渗处理和管道化后,大大减少了清淤工作量,同时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方法,省去了田间农毛渠、田埂、田哇埂、不需要平整土地,还可以防止因渠道两侧跑水。漏水和田间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碱化问题。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增产和减少了粮食损失,为我市大旱之年粮食大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水灌溉减少了农田基本建设的工作量,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现化化,使农民减少了投入,增加了收入。总结起来有“三节”、“三省”、“两增”,即: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钱;增产、增效。

三、水土保持是建设生态农业必经之路。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原因,导致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对可用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许多生产用地严重流失,给农业生产形成不利条件,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我市是黄泛区,微地貌复杂,土壤表层沙、壤、粘相间,各层土厚溥不均,土地肥力差,涵养水份少,造成作物生长习性差,颗粒小,产量低的现象,极大制约着我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几年来,我市开展了以小流域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工作,修建了一大批水土保持骨干工程。采取林、渠、路配套的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以科技为先导,培植适合当地生产的经济作物,采取全面治理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水土保持合二为一,先后成功治理了135个风沙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2平方公里,其中林粮间作36万亩,果园26.9万亩,桑园8.2万亩,植树320万株,压条637万墩,完成土石方980万立方米,这些工程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做到“保持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百姓”。为农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本条件,使水土保持区展现出一片林茂粮丰、鸟语花香的生态农业新景观。

作者简介:

齐张庆菏泽市洙赵新河流域工程管理处 工程师

上一篇:试探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弱电智能化系统在音响设计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