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准、三支撑、三结合”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评价体系

时间:2022-03-19 03:57:58

“三标准、三支撑、三结合”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评价体系

摘 要 L供电公司在全面实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以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专业管理要求为依据,通过建立内控评价组织、实施内控评价、落实内控缺陷整改三个阶段,着力构建“三标准、三支撑、三结合”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公司依法合规的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风险 内控 评价

一、内控评价的理念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地发表意见,是通过评价、反馈、再评价,发现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保障公司内控体系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L公司以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专业管理要求为依据,通过建立内控评价组织、实施内控评价、落实内控缺陷整改三个阶段,着力构建“三标准、三支撑、三结合”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评价体系。

二、内控评价的主要做法

(一)确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评价体系

L公司积极推进内控体系应用深化,建立内控评价组织,确定制度标准、流程标准、评价标准,以流程监控、财务稽核、协同监督为支撑,采取财务与业务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现场评价与在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内控评价,加强内控缺陷整改落实,打造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评价体系。

(二)建立评价组织

为保障内控评价的有效性,L公司依托内控办公室,在保证独立性的前提下抽取公司发策部、运检部、营销部、建设部、财务部等部门专业技术骨干,组建内控评价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要求,为内控评价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三)实施内控评价

L公司统筹谋划,创新内控评价机制,全力构建“三标准、三支撑、三结合”为特征的内控评价体系。

1.三标准,确定内控评价基础。(1)制度标准。清晰、完善的规章制度,既具有明显的制度约束作用,又能够作为业务管理依据提供规范指导,确保各业务执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梳理各专业、各环节制度标准是实施内控评价的基础。以公司固定资产处置专题评价为例,共梳理出《国家电网公司资产评估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实物资产管理规定》三项制度标准。(2)流程标准。业务流程框架是内控工作的起点,涵盖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分解和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体系。L公司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统一规范数据,为实施内控评价工作奠定基础。(3)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实施内控评价所遵循的依据,是对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的基本要求和判断标准。企业只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才能在内控评价中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作出判断。

2.三支撑,推进内控评价实施。(1)流程监控。L公司对照标准流程,按月开展流程监控,协同业务部门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管控。以公司固定资产处置专题评价为例,通过实时监控固定资产报废标准流程执行,发现流程违规4次,违规类型为步骤缺失,已于4月份完成缺陷整改。(2)财务稽核。L公司按月开展财务在线稽核,按季度报送财务稽核监督报告,重点关注资金管理、备用金管理、往来款管理、项目预算管理等方面。对稽核监督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和关键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充分利用财务稽核工作成果,推动财务稽核对内控评价的支撑作用。(3)协同监督。公司统一协调整合审计、监察、财务等内部监督力量,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覆盖全面的协同监督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联合监督检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例如,内控办公室统筹安排固定资产处置专题评价纳入公司年度协同监督重点工作,梳理固定资产处置各环节规章制度,按处置流程编制核查模板,重点评价固定资产报废流程合规性和审批手续完整性、固定资产转让合法性和转让价格公允性、固定资产处置资金入账及时性和管理规范性等方面。同时,开展县公司固定资产处置财务专项检查,认真查找管理漏洞,深入分析产生原因,及时纠正违规行为,防范经营管理风险。

3.三结合,创新内控评价方式。(1)财务与业务结合。一是财务与业务协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依托瓤匕旃室,在保证独立性的前提下抽取财务与业务部门专业技术骨干,明确责任分工并密切配合,为内控评价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二是财务与业务协同实现内控评价全面覆盖。公司在内控评价范围选取上不局限于财务,而是涵盖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各专业业务,实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风险评估,确定财务与业务协同重点环节和高风险领域,开展内控专题评价,提升专业管理效率和效益。(2)定量与定性结合。一是实施评价前,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范围。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排序结果确定评价侧重点,同时提取关键流程的重要指标,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和横向对比,将业务管理相对薄弱的环节纳入评价范围。二是评价过程中,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内控评价,评价工作组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运用询问、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重新执行等方法进行现场测试。(3)现场评价与在线评价结合。L公司采取现场评价与在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内控评价。对于常规业务流程以在线评价为主,重点审核上报佐证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重要业务流程或高风险领域,既在线评价审核流程步骤、授权审批等涉及的文档资料,又实施现场评价,按照样本选取规则随机选取样本,综合运用评价方法,借助财务与业务信息系统,现场收集佐证材料,并详细记录控制点名称、测试样本名称、佐证材料名称、测试结论等内容,确保评价依据客观、准确。

(四)落实缺陷整改

针对评价工作发现的缺陷,L公司多措并举明确责任,务求缺陷整改落地。一是对于省公司在线稽核和内控评价发现的疑点和缺陷,建立持续跟踪整改机制,及时梳理问题,查找原因,反馈整改措施和计划,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对于市公司实施内控自评价发现的缺陷,由公司内控办公室督促各专业自查,深入挖掘缺陷原因,明确整改责任部门,限期完成整改。同时,公司建立内控缺陷整改通报机制,内控办公室及时向责任部门发出整改通报,跟踪整改进度,并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业绩考核,强化问题整改督导,提升内控成效。

三、内控评价取得的成效

(一)全员风控意识不断增强

在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评价过程中,L公司加大内控评价宣传培训,增强全员自觉落实内控措施、主动监督内控执行的意识,将依制度按标准办事的思想彻底融入公司日常业务,不断增强全员风控意识。同时,加强对国网通用制度的宣贯和学习,确保标准流程执行到位。

(二)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常态化内控评价机制的实施,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已逐步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各环节,风险管理也实现了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的转变。通过开展内控评价工作,查找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进行有效融合,有效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宋颖冬(1988―),女,安徽霍邱人,硕士研究生,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秦建华.企业内控控制评价标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学,2013(9).

[3] 郭晓梅.电网企业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3.

上一篇:电力物资生产计划控制策略分析 下一篇:国有企业物资的采购及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