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3-18 08:03:20

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一、诗意的朗读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朗读。个人读、分组读、集体读;表演读、配乐读,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但余映潮老师的朗读教学设计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和更加诗意的教学情境,表现出诗意的细节之美。

请看余老师执教苏版课标课文、童话《七颗钻石》时的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这样朗读:

1. 用童声来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清新。

2. 请带着表情朗读,语音要甜美。

3. 朗读的时候要有孩子们讲故事的韵味。

4. 用重音的方式,用上扬的语调,读好故事中的几次“变”。

5. 可爱的小姑娘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进行表演式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动。

再请看余老师执教《我愿意是急流》的阅读欣赏课的朗读训练设计。

师:我们这节课的上法是: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第一个教学板块:美美地听。

1. 请同学们听男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想象诗中的“画面”。

2. 请同学们再听女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情感”。

3. 请同学们第三遍听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感受“以声传情”的细节,同时要轻声地跟读。

第二个教学板块:美美地读。

①请同学自己朗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

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

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杨,抒情性)。

②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与表达:

第一,请同学们先试读首尾两段。

第二,请同学们在轻音乐中朗读全诗。

纵观余老师在课堂中的朗读,或小步轻迈,层层推进;或角度精细,不断变化;或听读结合;或有引有读;或读中有析。有时是浅吟低唱,有时是慷慨而歌。余老师的这种朗读设计,形式高雅,有着优美的文学氛围,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身处其中的角色感,能够激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享受审美的喜悦。

二、诗意的提问

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达到了两个境界。正是这两个境界,展示了提问设计的诗意——它们回答了人们多少年来对提问设计最大的疑惑:人们总是说提问太多、太细、太滥,但就是没有很好的解决的方法。

余老师提问设计的第一个境界是:主问题的设计。即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

先看余老师的教例。

例一:《荷塘月色》的结构分析教学,设计这样的提问:

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

很明显,要探究或者回答上述问题,就得进入课文全文。一个这样的提问,牵动了同学们对全篇文章的反复阅读。

例二:《沁园春 雪》的文意理解教学,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地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上下阙的意思。如“上阕绘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议论抒情,评古论今”。

面对这样的表达要求,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并进行反复的概括和修改。活动的设计既暗合了“沁园春”词牌的特点,又让学生进行着阅读理解之中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

这种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就是余老师所研究的“主问题”。

余老师提问设计的第二个境界是:微型话题的设计。

如余老师教学《散步》时设计的微型话题讨论:

① 课文标题欣赏;

② 课文的开头之美;

② 记叙文中的风景画;

③ 说说课文中的“波澜”;

④ 课文美句赏析;

⑤ 欣赏课文的情感美;

⑦“世界”一词的意味;

⑧我看课文的主题。

微型话题的设置,使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见解的活动能够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队分时间,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流,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诗意的评价

余老师的课堂评价,可概之为:精到敏妙,诗意盎然。一语之力化腐朽为神奇,“点”在要害,“评”在关键。看似随意之语,却能点醒梦中之人。

请看余老师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下面,静静地、静静地思考一下,准备抒发感受。

生1: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一首古诗,它里面有两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广为传诵,它告诉我们,遇到挫折不要气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要在黑暗中看到一线希望,要在希望中向前奋进。

师:经历了“山重水复”的痛苦,就会有“柳暗花明”的快乐。谢谢你!

生2:这首诗虽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试问谁没有被生活欺骗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谛。

师:生活就是海洋,海洋就是不平静。

生3:人生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当自己迷失方向时,这首诗灯塔一样为我指引方向,使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师:它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的必经的一课。好,继续来。

生4: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要对未来怀有希望。当你成功时,回忆这些苦难,你会品味成功的乐趣、滋味。

师:也就是说艰辛能够让你领略到更美的人生风光。

生5:我们都是养尊处优的一代,生活很幸福,但是人生总会遇到些困难,这首诗告诉我们,当你感到无助时,坚信阳光总会来临,未来的路很曲折,有悲伤,有欢喜。

师:要知道,你同样有坚实的双肩。

生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像给你身上留了一块伤疤。你要细细去品味这种痛苦,镇静地想一想,快乐就会让这个伤疤愈合。

师:诗意地回忆过去,温馨地展望未来。

……

这段课堂实录,学生说到哪儿,余老师评到哪儿,师生对话,浑然天成。老师诗意的评价,从作用上来看:有含蓄的评判、有巧妙的引导、有准确的校补、有艺术的深化。从语言表现形式上来看:有生动的比喻,有精当的对偶,有形象的引用,有强劲听觉冲击的排比反问。正是这些诗意的语言贯穿全课,才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才构成了诗意的语言课堂!也正是这些诗意的评价,才使学生快乐、诗意的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上一篇:实施有效对话 构建理想阅读课 下一篇:促进高中英语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