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新语,后花园

时间:2022-03-18 05:40:56

古镇,新语,后花园

“再造景”产生的一个后现代的中国当代城市语言,把三林镇上的老少乡亲们给“新鲜”到了,面对家门口新出现的15个既熟悉又“瞎闹”的玩意儿,那种公众化的兴致勃勃才让“后花园”真正的有了雅俗共赏的地气。

“再造景――三林公共艺术展”是由浦东三林镇人民政府、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与上海三。国际艺术区共同合作策划和组织实施的一次公共艺术介入现场的艺术展示活动。三林古镇始于北宋,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展览共展示15件以现场环境为思考对象的特定创作,作品以装置、雕塑、绘画、灯光、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试图重新解读古镇的文化承传与更新,探讨生活样式与艺术氛围之间公共性的综合命题。50位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如丁乙、菲利普(英)、刘毅、权弘毅、汪苡恝、孙里宁、张周捷、大根的带领下组成多个项目小组,对三林古镇独特而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调研与加工提取,以公共艺术的户外展示形式连接市民生活,以凸显区域特征为主旨,与社区形成环境、人文的多重互动。本次公共艺术的创作实践是建立在对原有现实空间、建筑、桥梁、墙面等再发现、再利用、再延伸的基础上,它既是一次思维角度和公共性的交流模式引入的实验,更是艺术学院需、学、研、产项目制教学与三林镇政府和艺术园区以及居民充分合作、互动的产物。两周内,三林镇上的老少乡亲们,都开始被家门口新出现的15个既熟悉而又“瞎闹”的玩意儿给“新鲜”到了!他们认为,来自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们居然跑到大家的家门口,拿居民日常使用的从米缸到马桶、从暖瓶到蒲扇的各式老物件创作起来。于是,超6米高要6人合抱的竹编暖水瓶在老街河边立了起来;马桶米缸菜锅扫帚都用上了。可见,亲切生动而搞怪的作品不再只是艺术圈的自娱自乐,乡亲们面对这些作品也兴致勃勃地纷纷评头论足“参与”起来。

作品《老物件》,把传统古镇居民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品――竹编热水瓶,进行复制与放大。巨型化的户外当代装置形式使老物件的再现,在体量和视觉感受上产生似曾相识又多维度的重新解读。作品《亮花桥》,灵感来源于三林当地的刺绣工艺和民间图案。创作者在三林塘港的石桥立面,用霓虹灯勾勒出一幅适形花鸟图案。当代都市夜色中霓虹闪烁的光造型被有效地引入古镇,作品利用河流的虚实倒影还原出传统图案的对称性特点。作品《酱园记忆》用钢筋线条的艺术形式语言,速写了一段曾经发生在三林古镇著名的酱园作坊生活、劳作场景,并与现实的地点再次重合,有效凝固了两个时空的人和物、记忆与故事的再现。作品《布顶》,作者用当地的“土布”包裹了三林“土布之王”的汤宅门头屋顶,整体性的艺术处理手法使日常布料的可塑性获得延展。在三林古镇的特定的文化语境里,中国学生们如此的包裹艺术,有了更具后现代价值的中国当代城市语言的具体样式。

在近代社会革新巨变的潮流下,这种内部循环体系被现代化的概念不断覆盖、改造和异变。艺术如何有效地介入公共的、日常的生活之中,与身处其中的人们发生互动,并重新引发他们对周围景观的介入意和注目,是当下值得思考的。显然,“再造景”的概念便体现了对三林古镇这种传统资源的重新利用,并以再造新景观的趣味方式来串连不同时空的文化脉络,使其地域特征、特色定位得以延伸,同时深化了国际化大都市中古镇样本变迁与发展的具体实践。所以,这里或许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教育是否也要用新型的形式和态度去创新?过往的艺术教育往往是在校内进行,描摹过去的经典,而复旦艺术学院提供的这个好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艺术不只是学院的专利、孤独的大师们的产物,也可以是对公众的启发。

上一篇:物势:《收藏·趋势》全球最热艺术品关注 下一篇:纽约2013军械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