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分析

时间:2022-03-18 05:16:15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分析

摘要:本文从工作过程的角度探讨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来控制公路路基质量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来控制公路路基质量是重中之重。

1.施工准备阶段

1.1 试验工作 路基填挖方施工前的土工试验工作是先在施工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土样,然后做击实试验,以得到路基所用填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等指标,试验报告必须在施工前获得监理的签字确认。试验室人员除了提出路基填方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还要给出施工时路基压实度的检验方法和相关要求。

1.2 人员、机械设备的检查 施工前要对路基施工队的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的类型、数量、工作性能等方面做全面的调查了解,以确定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员、司机、机械维修人员等相关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操作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做全面的了解。不管是施工机械数量不够或者性能较差,还是施工现场的相关人员水平低或责任心不够,都会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做这些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检查都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1.3 施工方案的制定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也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施工方案时要考虑施工工期、工程数量、地形条件、施工机械、相关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便道情况、当地的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路基填挖方施工与其它工程施工的相互影响。制定的施工方案,既要在现场的条件下能够实现,还要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1.4 试验段的施工 路基填方规模化施工前要做试验段的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来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率,适宜的送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这不但能够全面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达到要求,还能够为正常的路基施工提供样板和标准。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等都应该在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掌握一些合理的施工指标或参数,以便于在正常施工时做好施工指导和检查工作。

2 施工阶段

2.1 清表 正式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是清表,不管是填方地段还是挖方地段,都要把施工范围内地面表层的腐殖土、草皮、树根及杂物等清理干净。在填方地段,地面横坡大于 1:5 的地段应该挖台阶,这项工作一定要严格要求,要注意所挖台阶的宽度必须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清表工作完成后要进行碾压,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路基填土施工。

由于施工便道的修筑或施工方法的选取,在填挖方衔接地段有时候会出现一定厚度的松土层,施工时这一类地段同样要严格做好清表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的改移施工便道或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任何地段的路基填方一定要在地表下的新鲜土层上进行,这对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特别是填挖交界地段的路基填方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2.2 取土、填料 根据挖方段的长度、宽度和挖土深度等因素采用合理的取土方式,挖土、装土、运土及填方场地上的整平、碾压等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要尽量一致。取土施工不管是分层操作还是全断面实施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边界线施工,具体操作时现场要有管理人员进行指挥。取土、装土工作和运土工作不但要在工作效率上与其它施工环节保持一致,同时还要在考虑运距的基础上保证路基填土的含水率满足施工要求。

由于沿路土石的性质和状态不同,用其填筑的路基稳定性亦有很大差异。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应尽可能选择当地稳定性良好的土石作填料。碎石土、卵石土、砾石土、中砂和粗砂等,具有透水性好、摩阻系数大、强度受水的影响小等优点,是填筑路堤的良好填料。亚砂土、亚粘土、轻粘土等,经压实后能获得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是比较理想的路堤填料。但需注意,土中的有机质和易溶盐含量不应超出规定的含量。粉性土、重粘土等,水稳定性较差,一般均不宜用作路堤填料。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尤其如此。

2.3 卸土、整平、碾压 填料运至填方地段后,根据运输车辆的载运量确定合理的堆土间距。若卸土时采用一车一堆且间距较小,必然造成整平后层厚超过规定值较多,最终导致压实度不合格。因此,在卸土的时候要注意卸土的方式,要采用一车多堆或边走边卸的方式,这对保证路基填方的松铺厚度和每层填土的压实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整平时尽量采用平地机,有困难的可以用推土机或装载机等机械,合理的卸土方式加上好的整平效果能够较好的保证平整度达到理想的结果。堆土后的整平工作和第一遍静压一定要紧跟,及时对填料表面进行封闭以减少填料中水分的散失。碾压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碾压的遍数,同时要注意控制好压路机行进的速度,这样才能保证较好的压实效果。如果填方段较短,可以一次完成一层填方施工;如果填方段较长时,为了保证填料的含水率在合理范围内,现场施工要根据填方宽度确定合理的作业段的长度。

2.4 路基压实路基施工破坏了土体的天然状态,致使其结构松散,强度和稳定性降低。路基基压的意义在于土基压实后,颗粒重新组合,土体的空隙率降低,密实度提高,透水性降低,毛细水上升高度减小,防止了水分积聚和侵蚀而导致的土基软化,或因冻胀而引起的不均匀变形,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强度和水、温稳定性。因此,路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

2.5 边坡整修 路基填方段的边坡整修是在填筑到设计标高后,并在准确测量放样的基础上按照设计的边坡坡度进行施工。如果填筑过程中填土宽度控制不理想会增加边坡整修的工作量,超填过多增加刷坡方量,欠填的地方则需要补填,而且补填部分的施工质量很难保证达到压实度要求。路基挖方段的边坡整修应在挖方过程中边挖边刷,一般每层下挖 3 米左右即进行刷坡过工作,这样既保证了刷坡的施工质量又可以指导进一步的开挖施工,同时也可以减少测量放样的工作量。如果挖方工作后刷坡工作没有紧跟,会增大刷坡工作和测量放样的难度,也很容易造成明显的超挖或欠挖,这样使得边坡稳定性差,容易形发生坡垮塌或滑坡等工程事故。

2.6 分阶段测量放样 测量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测量放样工作及时、准确。不管是填方施工还是挖方施工,每填筑 3 米左右或下挖 3 米左右都要进行一次测量放样工作,以检查前一阶段填挖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指导下一阶段的路基填挖方施工。另外,在施工到变坡点附近是一定要进行一次测量放样工作,以减少施工误差,确保施工质量。

2.7 路基面附近的施工问题 在填筑到路基设计顶面附近时,首先要确保填筑宽度,其次要选择优质填料以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还要精确控制各断面的施工标高以保证路基顶面的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挖方地段在下挖至设计标高附近时要预留一定厚度的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路基填方顶面施工留下足够的优质填料,另一方面可以在挡土墙、护面墙等挡护工程没有完成前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

2.8 试验检测 路基施工中的试验检测主要是填方施工时的含水率和压实度的检测。含水率的检测一定要简单方便,从取土阶段就要进行控制,并且需要挖土、运土、填筑、整平、碾压等各阶段有良好的工作效率来保证,同时填方施工面积的大小或施工区段的长短也会给含水率的检测带来问题。含水率过高或过低的填料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压实度检测时,首先要合理的选择有代表性的检测点,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合理的取样或合理的选取参数,现场检测要快速、准确,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的同时不影响施工进度。

3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1 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如果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会导致路堤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3.2 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3.3 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路基填挖方施工点多、线长、工程量大,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较多,竣工运营后出现路基病害的数量、类型也比较多。因此,对于路基填挖方施工前一定要从测量、试验、技术、人员、机械等多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施工过程中要抓好清表、取土、运土、堆土、整平、碾压、刷坡、试验检测、测量放样等各个环节工作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路基填挖方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中明,张振涛.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2(09)

[2] 王钊.路基填土施工措施[J]. 技术与市场. 2012(05)

[3] 赵永星,毛艳敏,刘玉勤.浅谈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7)

上一篇: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对策与发展 下一篇:关于加强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