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作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时间:2022-03-18 03:36:05

略谈作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学生写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写作技能训练,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美的捕捉和美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美的体验和美的创造过程。然而,由于写作的社会氛围、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我调适诸方面因素,不少学生在写作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矫揉造作,处于被动状态。为此,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自觉运用新颖的材料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运笔为文。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闪烁生活的珠光宝气。

一、在素材积累中体验生活之美

创作,需要积累素材。积累素材,是创作的基础。学生写作文,虽然不像作家创作那样讲究,但是也不能做无米之炊,也要注意材料的积累。尽管案头上作文资料多多,如果不注意素材的积累,那么,欲写出材料新颖、主旨独到的优秀作文,也终究是海市蜃楼。因此,有经验的老师都会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注意材料的积累,让他们在司空见惯中发现作文素材,在喜怒哀乐中感知作文素材。从而,在写作中,出现左右逢源的流畅,出现柳暗花明的惊喜,出现物我交融的境界。

有人慨叹,生活太平凡了,没有素材。其实,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发现素材。如:夏天,烈日炎炎。几个女生边走边啃西瓜,边吃边扔西瓜皮。后面一位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跟在妈妈的身后,一不小心,踩着了西瓜皮,打了个踉跄,“哇”地叫了起来。紧跟着一位老人,捡起西瓜皮,包在塑料袋里,扔进了附近的垃圾箱。这则素材,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前者浮躁,后者谨慎;前者自私,后者无私。如果加以拓展,提炼,可以写成一篇劝人为善的创新作文。又如:体育课上,小红与小燕对打羽毛球,小红为了扣球,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羽毛球拍折断了。翌日,小红买了一副新的球拍送给了小燕。当小燕再次约小红打球时,小红摆摆手,眼里噙着泪水。原来,那是小红的妈妈下岗后拣塑料瓶积攒下来的钱成全此事的。小燕得知后。另外买了一副新的球拍送给小红。如今,在小红的家里还挂着那副球拍。这种小事是习以为常的,但如果认真思考。这里体现了同学间的和谐与友谊,是很值得一写的素材。再如:李新因病住院,班上同学陆续去看望他。过几天,黄宇带着一束鲜花,也去医院看望李新。李新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李新知道,黄宇的妈妈与自己的妈妈同在一个单位,有过工作上的矛盾。长辈间的矛盾并没有影响同学间的真诚友谊。可以说,这是一件新鲜事……以上材料,微乎其微,习以为常,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点。时光可以带走人们的童年,可带不走人们的记忆。看似平凡的生活,但只要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就是一首诗,一抹斜阳就是一首歌,一个游戏就是一个创造……因此,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也在体验着一种生活之美,一种心灵之美。

二、在语言表达中体验情感之美

在作文教学中,有了生活的素材,还必须经过提炼,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写作本质上就是学习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平时说的“言为心声”,就是说,生活的积累,情感的酝酿,知识的储备,思想的形成,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根底,是言语活动的原动力。作文的教学,必须从这里开始,才能给学生播下语言的种子,让它根植于沃土,长成参天大树。如果一味地以语言加工语言,其结果必然形成学生作文语言的“软骨症”。由此看来,语言的内化过程是以思想为内核向四周扩散,尔后聚集于思想这个内核之上的,这种发散与聚集又是以语言为介质,而语言介质又在发散与聚集的过程中得到丰实和铸炼。因此,语言的准确源于生活,语言的鲜明源于情感,语言的生动源于修辞。

如,今年3月6日《作文周刊》上的《命运的抉择》。开头写道:春天来了,鸟窝里的两只蛋裂壳了,从蛋壳里各探出一个东张西望的脑袋来。这是两只初生的小鸟,模样几乎完全一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两只小鸟逐渐长大了。有一天,鸟妈妈把它们叫到身边,说:“孩子,你们都长大了,不能总偎依在我的双翼下,飞吧,去寻找你们自己的天地吧!”之后,两只小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温馨的家园……”

这里,用拟人的方法,使语言表达既有情趣,又有理趣。一个“探”字,写出了小生命破壳而出的情态。鸟妈妈的话又具有发人深思的生活道理:长大了,总不能偎依于父母双翼之下,而应去探觅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语言的表达上,我们还可以揣摩到情节的发展:由于生活空间不同,生活的方式相异,结果就大不一样――笼中小鸟,成了,虽衣食无忧,却失去自由;而飞向大自然的小鸟,有幸欣赏大干世界的壮丽景色,有幸寻找生活中的灿烂与辉煌。从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人生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迥然不同的命运。

又如,今年4月3日的《作文周刊》中的《我喜爱的一个戏剧人物》。“鲁达是一个慷慨大方、重义轻财的人。当他听了金老父女的哭诉后,便从身上摸出五两银子,又向朋友借了十两,给了金老父女,让他们收拾行李赶快回老家去……”小作者为了突出鲁达的慷慨大方,特别强调了他的倾其所有――摸出五两银子;又用“借了十两”来凸现他的重义轻财。这里一个“摸”,一个“借”,就把鲁达的慷慨大方、重义轻财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既从某一方面突出了鲁达的豪爽性格,又结合具体情节相机阐述,有理有据,内容实在而不空泛,语言精当而不平庸,运笔轻松而不浮躁。

可见,在语言表达的同时,学生体验到的是一种意趣之美,一种情趣之美,一种理趣之美。

三、在立意谋篇中体验构思之美

根据记叙文写作的特点,构思有一定的技巧,如以小见大法、误会构思法、巧合构思法、曲折构思法、类比构思法……虽然方法多多,但构思不能模式化。一旦构思模式化,将导致情感淡化、思维僵化的“失态”现象的产生。因此,必须鼓励学生立意要新颖,构思要精巧。或由书法的布局之道,联想到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或由书法的“计白当墨”联想到文章的跳脱之美;或由书法的起笔、运笔、收笔联想到文章的起承转合……从而,让学生在谋篇之中体验构思之美。

如,习作《告诉你一件新鲜事》。本文通过对家庭中一件新鲜事的叙述和描写,反映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必须加紧学习,否则将会被社会淘汰这一深刻的社会问题。文章紧扣“新鲜”选材,当警察的爸爸一改睡大觉的嗜好,啃起了书本;当超市收银员的妈妈也一头钻进了书堆,刻苦钻研电脑方面的知识。“我”在这种读书的氛围中,也耳濡目染,时而当起了校正字音的小老师,时而成了“合作学习”中的一名小组成员。此事岂不新鲜?作者从小处着眼,对家庭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和认识。小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揭示生活的本质,叙的是自得之见,抒的是自我之情,达到了于微尘中见大干,小事中寓宏旨的效果。可见,在立意谋篇之中,作者也在体验着一种思维之美,体验着一种构思之美。

上一篇:课堂提问的几个转变 下一篇:浅谈语文数学中的置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