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7-21 04:36:23

略谈诵读体验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

古人一向重视读对于写的促进作用,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历来都被奉为学写文章的明训。清代散文家姚鼐说的更明白:“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①从这里不但可以看出古人重视“读”,还能清楚地知道,古人所说的“读”书,是真的张开嘴去诵读,而非不出声的只拿眼睛去“默看”。

为什么非得是“诵读”?为什么“但能默看”只能终身做写文章的外行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说话和写作的过程中当然都要伴随着思考,不过,有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仅凭思考常常是说不好话,也写不好文章的。左右说和写的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是语感。“语感系由言语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生成的,是言语形式这一客观对象主体化的结晶。”②所以说,语感的养成,更多的还要来自于听和读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感受和体验。就像上面所提到的姚鼐,读书讲究“急读以求其体式,缓读以求其神味”,认为这样读得多了,就能“手之所至,随意生态,常语滞意,不遣而自去。”③这里姚鼐所描绘的,就是一个通过诵读对作品的语言形式和韵味进行充分体验,然后通过积淀这些体验而形成语感的过程。尽管默读和诵读一样,都是语音的运动,但语言形式(如节奏、韵律等)对于感性知觉所起的作用,在默读的过程中很难获得有效的实现。所以说,诵读在这样一个生成语感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只拿眼睛默读所替代不了的。

杜甫和姚鼐所作的都是古诗文,学写现代的白话文,诵读是否也能帮得上大忙呢?朱自清先生在《论诵读》中指出:“大概学写主要得靠诵读,文言白话都是如此。”④也就是说,学写白话文和学写古文一样,诵读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道理虽然容易懂,可是,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好像越来越不重视诵读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了。很多老师为学生开出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剂虽然仍是“多读书”,可这里的“读”在大部分说者和听者那里常常被等同于了“看”,有意无意之间,就淡化甚至是割舍了诵读与写作的关系。

很早就有人对只“看”不“读”的现实表示过担忧了,像语文教育的前辈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就指出:“就我所知,现在不少人是看而不读。看,浮光掠影,甚至词句怎样联系都毫无所感,自然不能学到前人的熟套。心中没有熟套,及至有文要作,自然会感到思路不清,辞不达意。”⑤张中行先生在这里所强调的诵读中的“所感”,也就是我们前边说的诵读的体验。从张先生的话里可以看出,缺少必要的诵读体验,就会导致写作时“思路不清,辞不达意”。

我们来看一段“辞不达意”的例文:

去年冬天,暮雪纷飞下门前,灾难零散落我家。我的母亲已经50多岁,但身体却十分的瘦小,体重只有92斤。我知道母亲是为了我们三个劳累成这样的,因此我决定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我的母亲,给她清闲安逸、自由自在的生活。谁知一场灾难来了,我的母亲生病去世了,这对于我何尝不是一种打击?

这段文章摘自一篇中考的高分作文。失去母亲的悲伤是何等沉痛,小作者好像也在着力表现这种伤痛,可就读者的感受而言,他并没有把这种沉痛表现出来。“暮雪纷飞下门前,灾难零散落我家”,作者似乎想渲染一下气氛,可是这样一个顺口溜式的骈句混杂在段落当中,有些滑稽,表达效果适得其反。“这对于我何尝不是一种打击?”本来想用反问句强化一下情感,而“何尝”的句式却淡化了情感的表达。

心中有情感,表达上费了些脑筋,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就出在作者对语言形式缺乏敏锐的感觉,这是情感和思考很难补救的。这种因为语感欠缺而导致的缺憾,怕是只有通过多诵读经典篇章才能弥补的。

上面所论述的是诵读对于学生语感的促进。而当下写作教学所面对的最大的困境还不是学生不能把话说好,而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简直无话可说。

学生们过着差不多的生活,或者说都生活在生活之中,为什么有的人就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几乎是信手拈来,而有的人素材的积累却贫乏到无米可炊的程度呢?

客观的生活大体相似,可体验主体的心理结构却千差万别。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很多影像出现在学生的视网膜上,却未必能印在他的心灵之上;很多学生身在情境当中,心灵却并不在现场。所谓素材的积累并非机械地观察生活,还需要一颗能够将生活点燃的心灵。学生对素材的摄取,不仅仅要靠眼睛、靠耳朵,更需要一颗善感的心灵。

要改造学生心理结构,尤其是情感结构,使他的心敏感起来,灵动起来,诵读,仍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听见别人歌唱得好,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唱一遍呢?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好玩。李泽厚先生认为:“音乐乃塑造情感者,要唱几遍才能使之巩固,成为情感结构。”⑥从中可以看出,重复从音乐中得到的情感体验,可以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情感结构。

说的是唱歌,道理与诵读诗文却是相通的。诗文都讲究音乐性,好的文学作品,节奏与声调是与其所表达的情意完全合拍的。诵读的过程中,对节奏、声调、语气的揣摩,就是一个将作品情感逐步明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调整自我情感逐步趋近作品情感的过程。诵读体验作为一种对作品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它与默读最大的不同在于,默读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更多来自作品的内容(比如作品所提供的意象),而诵读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则更多来自语言的形式。这两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只有它们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就像《蕙风词话》中所说的:“学填词,先学读词。抑扬顿挫,心领神会。日久,胸次郁勃,信手拈来,自然丰神谐鬯矣。”⑦这里强调学写词要先学读词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为了熟习词的格律。更重要的是在强调通过反复的诵读,对节奏与声调所表达出来的情意有深入的体验(“抑扬顿挫,心领神会”)。并且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这种情感体验得以改造自我的情感结构,让自己的心灵敏感起来,诗意起来,从而从平常的生活中能获得更多诗意的感动,“胸次郁勃”之后即使是信手拈来之作也是“丰神谐鬯”了。

或许还是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古诗文尤其是古典诗歌,讲究格律,富有音乐性,那么诵读现代白话文是否也具备这样的效果呢?朱光潜先生为我们作了清楚的解答:“古文能够拉着嗓子读原因也就在它总有个形式化的典型……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够拉着嗓子谈话一样。但是语体文必须念着顺口,像谈话一样,可以在长短、轻重、缓急上显出情感思想的变化和生展。”“我相信语体文比古文的声音节奏应该更生动,更有味。”⑧

道理是这样,事实也是如此。就像冰心先生的《谈生命》,全文仅有一段,中间不容间歇;句式趋于排比,节奏畅快淋漓。默读该文,会被作者对生命的彻悟所警醒;而诵读的过程中,却能更加鲜明地感受到蓬勃的生机和对生命炽烈的热爱。

顾随先生为弟子们讲诗词时说:“好的抒情诗都如伤风病,善传染。”⑨作为读者,我们得尽量主动地争取“传染”上这样的“伤风病”,而“传染”的最佳途径就是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在体验中受到感染。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讲究熏陶,讲究感悟,讲究潜移默化,其实就是要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情感节拍一起律动,通过这样的律动让日渐麻木的心灵敏感起来、灵动起来。有了一颗善感的心,就会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时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参考文献:

①③姚鼐《惜抱轩尺牍・与陈硕士》,转引自《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②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3版。

④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全集・中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⑤张中行《张中行作品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

⑥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⑦况周颐《蕙风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

⑧朱光潜《谈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⑨叶嘉莹《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作者单位:淄博淄川商家中学)

上一篇:“嗟来之食”的教训 下一篇: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质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