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理财的“危”与“机”

时间:2022-03-18 01:30:23

冬天理财的“危”与“机”

年终奖泡汤,工资下调,裁员风波,房价虽然下跌但要还的房贷依然很高,今年白领们日子不好过。看到周围人因为股票大跌损失惨重,投资房市负债累累,所有人都攥紧了口袋里的钱。

继续投资?你疯了吗!大多数人选择了“观望”和“拭目以待”。

其实经济萧条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依然在赚钱。你不信吗?来听听安东尼・波顿的故事吧。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道・琼斯工业股票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6%。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这位曾经的高级投资经理回忆说,专家们的意见在当时非常悲观,大量的研究员预测,这次股市的大崩盘将引起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是大萧条。然而波顿基于逆向投资的思考,并不苟同当时主流的言论,并争论说, “大崩盘反而创造了一个极佳的买进机会”。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随后美国股市展开长达数年的牛市行情。同样地,在9・11事件发生前,波顿正在研究保险行业的投资机会,认为前景看好。虽然突然发生9・11这有史以来最严重、最糟糕的保险损失事件,但波顿的经验告诉他,事件后的几个月内,将会是那些受事件影响最严重的股票的买进时机,并随即大量增持保险业、旅馆业和交通业相关的公司股票,在市场复苏后大赚了一笔。

或许你可以说,他是专业人士,所以他可以“力挽狂澜”,我们不过是一介草民,如何能跟大形势抗衡呢?那么再来看一看一个普通人的例子吧。

韩国人朴志信在10年前的金融危机中下岗,他拿着10万美金的积蓄和失业补偿金投资股市。当时正是股市最为惨淡的时刻,多少人血本无归,朴志信抱着赌一把的心理“抄底”成功。回忆当时的情景,朴志信说:“当时股票市场已经跌到谷底,我想再跌,它还能跌到什么程度。于是就赌了一把,没想到成功了。我觉得信心和乐观可能是最重要的,当然还要有理智。”现年45岁的他如今是投资专家,拥有一家投资咨询公司,为中高收入顾客群提供各种理财咨询服务。

又或许有人觉得这些仅仅只是个案例,不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上,这样的赚钱机会就在你的身边。生活中,无论金融危机是否出现,大家饿了就得吃饭,病了就得买药,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没有只赢不输的游戏,也没有只陪不赚的买卖。 “怕”不能真正让你远离危险,把钱放在银行,仍然会遇到纸币贬值、银行倒闭的危险,所以理性的投资在危机期间显得更为重要。

如何理性?让我们回头看看,也许会有些启发。

危机前的这两年,疯涨的股市楼市,让内地人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钱生钱”的。当股市热时,没有人会考虑到有下挫的一天,人们天天都在兴高采烈地谈着自己在股市的“丰功伟绩”。

即便1997年的惨痛教训仍然历历在目,但贪婪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当经济出现下滑,所有人都傻了眼。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起伏高低。不要只是责怪大的经济环境,因为那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其实我们最缺乏的还是风险投资意识,投资一窝蜂,缺乏理性才是症结所在。

在这点上,应该学一学打不死的商业“小强”――香港人。尽管大大小小的金融震荡让香港人“痛入骨髓”,但是他们仍然相信钱只有“动”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保值和增值。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让香港人由投机时代转向了理财时代。他们不再把房地产和股市作为理财的唯一计划,而是将投资变得更加多元化。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才能均摊风险,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增值。

投机阶段,资金实力较雄厚的投资者不只在银行存款,还通过银行进行投资,如买卖股票、基金、房地产等;理财阶段,除投资外,投资者还要对个人保障、退休计划、收人计划、保险计划等等进行周密规划。

这种理念上的转变,对于理财还处于投机阶段的内地人来说,应该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可行性指数:

点评:理财不是投机,不要再做“一夜暴富”的梦了。稳中求胜,均摊风险,先保值再增值才是王道!

上一篇:牛年娱乐圈中的牛星牛愿 下一篇:将“省钱”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