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3-18 01:13:08

浅析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电子通信已经得到普遍应用。通过对居民常用的无线局域网的电子通信深入研究和分析,重点阐述了无线局域网比较常见的干扰要素。比如说硬件干扰要素和配置干扰要素等,同时针对多个方面的干扰要素进行了研究,并且制定有效的处理与控制对策,从而加强无线局域网的整体管理与控制,保证电子通信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阐述了电子通信的概念,并分析了电子通信中的常见干扰因素,提出了电子通信中干扰因素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子通信;干扰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137-01

现阶段,国内电子通信技术已运用在许多行业中,其中无线局域网成为居民比较常用的网络方式,而且局域网也有效运用在军功和国家有关机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通信模式有蓝牙和WiFi 等多种模式,由于其受到外界有关要素的严重干扰,在进行研究抗干扰方案时,必须针对相关环境要素完成深入分析,针对UCN 电缆自动系统的有关配置具体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并且还应该科学、有效确定网络信号的相应来源和卫星运行以及信息传输等相关问题。

1 电子通信概述

二十一 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电子通信技术是当今的热门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电子通信技术主要普遍的网络施用形式为无线局域网,但在一些要求更高、需求更大的地方则需要更深层次的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一般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蓝牙,但由于蓝牙的传输距离短等诸多弊端渐渐被 WiFi 给取代。由于通信的过程中不可能达到 100% 全真通信,信号总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为了提高电子通信的效率以及通信的质量,分析通信的抗干扰措施是极其重要的,不仅需要对周围环境因素进行排查,例如 UCN 电缆自动系统配置情况是否符合要求等,同时还需要明确网络信号的来源以及卫星运行和信号传输等问题。

2 电子通信中的常见干扰要素

2.1 硬件干扰

硬件是通信技术的重要媒介,硬件的优劣直接影响通信质量的好坏。如果硬件出现故障,如硬件设备损坏和网络连接介质故障等,将会对整个局域网的通信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出现通信系统瘫痪现象,所以当发现通信网络出现故障,首先排查通信系统中各硬件组成是否存在故障。

针对不同网络环境对硬件故障的排查难度不同,一般在数量很少的无线客户端,如果有其中一个无法正常工作,则很容易检查出来,但在网络环境较大的情况下,若其中一个客户端出现问题,将大大增加排查的难度。在一些大的网络环境,若出现客户端无法通信的情况,往往是由于某个接入点出现故障,可先在线确定客户端的物理位置,其次再检查故障的接入点,最终对故障进行认真排查。对于比较严重的情况,如所有客户端无法正常通信,针对此问题,原因很多,需要针对具体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2 配置干扰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通话与微波炉的使用等都会对电子通信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配置干扰。因此电子通信的质量不仅受到硬件干扰的影响,同时配置干扰也不容忽视。在网络出现故障时,首先排查硬件接入点是否存在故障,能够确定干扰因素前,需要进行简单的网络调试工作,同时按照无线网卡信号强度测量机制对接入点的信号进行再次检测,若发现信号较弱,可以通过对接入点频道切换,或者采用无线终端来检测无线信号。

2.3 同频干扰

在无线网终端使用过程中,因为窄带信号含有多种输出功率、不同频谱的频率宽度的信号,这些信号之一或更多与发射信号频率相当,会产生窄带信号的同频干扰。要避免窄带信号的干扰,必须要找到原始信号干扰源,通过屏蔽干扰源或者移除干扰源,其次正确配置无线局域网设备的信道,有效避开窄带信号的干扰。

3 电子通信中干扰因素控制措施

3.1 硬件干扰控制措施

在硬件干扰中,当用户网络无法正常连接,如果网络的接入点只有一个,则解决的问题相对简单,直接检查这个接入点的配置及硬件问题。若接入点过多,则出现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多方面分析故障原因。此外,其它像无线电干扰、有线与无线网络接入点的连接故障也可能导致用户网络无法正常工作。为了实现对局域网的控制,找出无法连接网络的主要原因,首先必须确定该电脑终端是否已经连接到无线接入点。测试的方法很简单,启动电脑的命令行,ping 无线接入点的 IP地址,若命令响应,则说明无线接入点正常工作 ;当无响应,则有两种可能,一是无线与有线接入口连接故障,二是接入点自身故障。如果由于网线损坏导致无法正常连接网络,首先判定电脑的命令行 ping 无线接入点的 IP 无响应,其次在无线客户端 ping 无线接入点的 IP,当出现响应,则基本可以断定为电脑网络连接故障 ;如果依然无响应,则说明无线接入端工作异常,最后需要再次通过 ping 命令来判断电脑和无线客户端的连接性。若以上都没有响应,说明配置错误或接入点故障,此时可以将损坏的的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正常网络,并且重新配置 TCP/IP 协议,完成以上操作后,若继续无网络响应,最终可以断定无线接入点损坏,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无线接入点硬件。

3.2 配置干扰控制措施

在配置干扰中。首先,当测试完毕后,如果设备的位置未发生变动,信号强度依旧达不到要求,这时应该试图改变无线接入点的频道,紧接着用无线终端再次检测信号强度。在一台无线终端上进行配置调试实验,若测试成功,则可进行大面积网络环境组建,实现无线局域网。其次,避免手机通话,微波炉的使用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因为手机信号和微波炉的电磁波会对无线信号干扰。最后注意查看 SSID 是否修改为当前无线网络配置。

3.3 同频干扰控制措施

在相同频率信号传输过程中,会使得信号拥堵,不能准确实时传播,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带宽解决信息传输拥堵问题,同时可以提高信号抗干扰的能力。接收机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频码序列检测,即使存在同频信号,但是没有有用信号的序列码,依然不能够对传输信号产生干扰。在实际的施工中,综合考虑网络覆盖模式,用户网络系统组建方式等因素,最终确定接入点位置及数量,合理规划频率段,有效避免同频干扰。关于信号无线网络的容量、频率、链路三个重要指标是相互制约的,例如提高容量及链路将大大增加同频干扰,所以必须优化三者关系,使得无线传输信号达到最优化。

4 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电子通信的普及,无线局域网作为电子通信主要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无线局域网作为研究案列,分析了常见干扰因素并给出相关控制措施,希望对无线局域网产生一些认识,对电子通信行业有所了解,能够及时掌握对当前无线网络的管理,最终确保无线局域网安全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汤新龙.浅析电子通信中的常见干扰要素及控制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3):46-47.

[2] 王曰海.扩谱通信抗干扰的现代信号处理应用研究 [D]. 浙江大学,2014(32):32-33.

[3] 马万治.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12(54):65-66.

[4]王翔.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2:44.

上一篇: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 下一篇:振动筛堵孔机理在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中的应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