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18 12:53:09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7月收治的32例多重耐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予以PDCA循环法监控。PDCA循环法的具体实施为3个月一轮,重点监控对患者护理当中的缺陷,比较管理前后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并分析患者对PDCA循环法实施的满意度。 结果 ①3个月后,比较管理前后,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PDCA循环法;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能力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179-03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具有复杂与难治的特性,非常容易引发院内感染大爆发,因此成为了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1-3]。作为一种具有质量改进功能的先进管理模式,PDCA法包括了持续改进、不断学习等4个循环步骤,具体为:①计划;②执行;③检查;④处理[4]。为了探讨如何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笔者于2014年3月始对16例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了PDCA体系管理监控,经3个月一轮的实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并与同期未行PDCA管理的16例患者作比较,差异显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14年3~7月收治的32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6~83岁,平均(68.5±2.2)岁。临床诊断情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9例,压疮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1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3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23株。本次研究中,共有16名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管理监控,均为女性,年龄18~45岁,平均(28.19±5.38)岁。

1.2 方法

32例患者行PDCA循环法监控,每一轮的周期为3个月,实施PDCA监控,重点来改进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的缺陷以及针对感染处理能力的缺失,经过一轮3个月的周期后,统计PDCA监控前后对感染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处置能力,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2.1 制订计划

制订100分满分问卷,整理出6个方面的内容来考察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包括:①开展耐药菌目标监测计20分;②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措施计20分;③处置多重耐药菌感染流程及方案计20分;④阅读细菌培养药敏报告能力20分;⑤耐药菌高危者的预警能力20分;⑥对医院感染传播风险最大的部位标本发现能力10分。另需要设计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分析表,满分为100分,共10项,每项10分,包括:①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及相关情况登记的完整性;②患者一览表确认;③病历牌标识的确认;④病房门口标识及床边标识确认;⑤安置患者符合规定;⑥在患者床边备好医用品;⑦消毒剂与黄色垃圾袋需确认;⑧家属及患者的防护措施及知识宣教要做好;⑨落实环境物表面的消毒工作;⑩落实与患者接触的手卫生情况。

1.2.2 执行阶段

1.2.2.1影响因素 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及处理能力欠缺;对相关知识的考核欠缺;病例的研究及实践机会少,培训机会少;耐药风险意识不够,缺少求知欲,习惯依赖护士长处理,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1.2.2.2 做好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理措施 多举办讲座及培训,积极参加研讨会,落实高危者的预警报告并积极落实审查护理质量的制度,组织理论考核,制订多重耐药菌处置流程,评估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的考核分数应不低于85分,预防及护理考核分数应不低于95分。

1.2.2.3 开办多重耐药菌感染专题知识培训 培训包括当前形势、所处背景、机制、院内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相关内容、控制及预防知识、耐药情况的掌握、阅读药敏报告能力、正确选用抗菌药原则等。此外进行积极讨论,从多重耐药菌到院内感染直到预警等,从而加强护士工作中的风险意识并注意护士长要落实好高危者的预警报告相关计划,半个月对患者行一次梳理,若发现高危人群,必须及时在工作一览表上做记录,并向科室通报,采集标本,提前做好隔离或给予干预等。

1.2.3 检查阶段

在相关知识培训后的1周可以进行理论考试,护士长要每2周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检查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已经录入电脑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监控护理中的缺陷,积极改进,在本轮的PDCA结束后要将改进结果不清晰的地方以及发生率较高的相关缺陷统计好并做好记录,统一进入到下一轮中,并给予重点的管理和监控。

1.2.4 处理阶段

以计划方案为依据,对监测资料及时给予反馈,科室对于重点部门要加强监测与管理,便于及时了解耐药情况,同时还需对监测方法进行完善,总结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评价,尽早整改。

1.3 观察指标

比较管理前后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管理效果等,共有10个调查项目,每个项目10分,总分100分,满意:≥80分;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CA监控管理前后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缺陷率的比较

在PDCA的监控中发现,管理前后,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的基本措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监测项目、处置流程、阅读报告能力、预警能力、来自什么部位标本院感传播风险最大等内容均存在一定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PDCA监控前后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掌握缺陷率的

比较(%)

2.2 监控前后护士处置能力质量评分的比较

经过一轮的PDCA监控管理,比较护士管理前后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结果显示,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监控前后护士处置能力质量评分的比较(分,x±s)

2.3 患者满意度情况统计

经研究发现,在32例患者中,对PDCA循环法感到满意的患者23例,较满意患者8例,不满意患者1例,总满意度为96.88%。

3 讨论

使用PDCA循环法来监控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主要流程为通过监控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而制订下一步目标,制订改正措施并积极予以实施,最后再监控评定所设置的计划以及采取的措施是否达到了所预期的效果[5-6]。通过监控,护士会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知识有了更一步的掌握,重新认识院内感染的重要,并明白感染的控制重在预防,并将这种认识落实到工作当中,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可进入到下一轮的循环当中,对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做一个系统的总结[7-8]。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失败的教训以及遇到的新问题纳入到下一轮的循环当中,从而不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9]。在处置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包括登记、通知、执行、核查,每一步骤都要做到细致化[10]。在登记这一环节,要详细做好记录,按照要求登记多重耐药菌登记本,通知的下达也要经责任护士到值班医生再到科主任,在执行中,要对患者情况有所掌握,需要单间隔离的要做好隔离,并依据患者所需来准备相关医疗器械,包括消毒液等,并耐心告知患者以及家属床边隔离的重要性,最后要做好环境消毒等[11-13]。

通过PDCA循环,我们可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来进行改进,不断地将这种模式延续下去。在本文中,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知识的掌握,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他知识的掌握尚存在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就需要将这些项目做统计学分析,发生率最高的缺陷就需要进入到下一轮的PDCA循环当中,做重点监控,而本轮PDCA结束。3个月一轮的PDCA监控后,本科室的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能力有一定提高,这与管理内容有直接关系,已经将事后把关转为事前预防,并转变了护士将责任推给护士长的这种错误理念,将只关注管理结果逐渐转移到管理因素及过程中来,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本科室护士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处置能力,加强了对护士培训和管理,使其更加积极认识到处置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性,加强了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改进护士的处置能力,并可分析相关缺陷问题,同时可进入下一轮的循环当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处置水平,有推广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海兰,孙树梅,王茵茵,等.临床多重耐药菌监测与管理流程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43-545.

[2] 李海兰,汪能平,张亚莉,等.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247-5249.

[3] 肖永红,沈萍,魏泽庆,等.Mohnarin 2010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4896-4902.

[4] 胡伟标,何丽娜,任洁.戴明循环在提高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6):594-596.

[5] 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等.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06-4308.

[6] 叶卫东.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46-147.

[7] 肖秀丽.PDCA 循环圈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58.

[8] 陈宏.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3(5):123-124.

[9] 邓淑红,程淑华,万丽霞.PDCA循环法在控制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多重耐药菌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2):155-157.

[10] 华秀凤,许金美,邬亚红,等.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2):1347-1349.

[11] 程淑华,邓淑红,朱丽琴,等.PDCA循环在N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患者中控制多重耐药菌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4,49(6):559-561.

[12] 杜春艳,王S,屈利娟,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6):555-556,558.

[13] 孙淑娟.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21):123-124.

(收稿日期:2015-01-09 本文编辑:卫 轲)

上一篇:处方点评制度对促进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下一篇:临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