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背景介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时间:2022-03-17 05:54:49

试论背景介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摘 要: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界饱受争议的关于背景资料介绍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作者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思考和探索了阅读教学中对背景资料恰当介绍的重要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背景介绍 必要性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建构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促进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已然成为人们诟病的一种陈旧教学模式。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却对其中的某些环节没有完全摒弃。究竟是应付考试的需要,还是它们本身具有存在的意义?这其中就包括本文讨论的背景资料的介绍。

学习一篇语文课文一定要介绍背景资料吗?在何时介绍?怎样介绍?具体介绍到什么程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是一个在语文教育界相当富有争议性的问题。

一、支持与反对的声音

所谓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的理解有帮助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等。

目前关于背景资料介绍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有支持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支持的学者认为,了解写作背景是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金钥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他们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体验的外现,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经历,才能正确理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的思想感情及作品的内涵。在现行的教材中,有大量作品是学生凭自己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无法完全读懂的。如果学生随意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作品,则往往会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会产生偏差。

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淡化背景,直面文本”甚至“作者死了,文本活着”的观点。这一部分学者被称为“本体论的文章分析家”。他们认为背景资料的介入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反而以共性取代个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阅;他们还指出背景资料的介入会使阅读教学呈现出教师单向讲读的弊端。这部分学者主张在阅读教学中淡化背景,甚至不介绍背景,让学生直面文本,细读文本,以文本本身的客观内涵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实现学生与作品及作者的交流,实现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背景资料的恰当介绍

在笔者看来,以上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甚至可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不过在时间有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里,需要教师恰当把握背景资料的介入度。

1.传统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介绍必不可少。这种观点有着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积淀,也是长久以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所一直沿用的,这里称之为传统观点。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论断。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十九世纪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H.A.Taine)也认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要素,而其中的环境是构成精神文化的后天力量。换句话说,任何一部作品都能从它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组成的创作背景中找到某种必然联系。

笔者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里有苏轼的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就文本而言,初二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读懂字面意思并不难:苏轼在一个月光很好夜晚,来到承天寺与同为被贬黄州的好友张怀民共赏月色。然而如果对文章的理解止步于此,就丧失了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甚至违背了这篇文章被选进课本的初衷。这篇文章如果不对其写作背景有更多的了解就无法感知其中蕴含的深厚意蕴。文末“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一词的理解就是个难点。课本上注释:“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表面上看似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是为自己的行为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好在初二学生在历史课上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史宋史部分,知道苏轼是北宋政治家和大文学家,了解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等历史知识;初一阶段学习苏轼的《浣溪沙》和《水调歌头》两篇文章也使他们初步感知了苏轼一贯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自古文史哲不分家,教师掌握时间稍作介绍,便可轻易地将语文教学和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将之前学过的课文和要学习的新课文联系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已掌握的无需重复,简单介绍如下:“苏轼本在京城做官,自古有‘京官大三级’的说法,可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苏轼自请外任,离开了京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罹‘乌台诗案’,苏轼被指以诗讪谤,差点送了性命,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当了个‘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团练副使。从京官到地方官再到没有签署公文资格的有职无权的闲官,苏轼的仕途或者说政治生涯不仅颇多坎坷,而且一路走低。本文正是写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当时苏轼到黄州已有四年”。这些介绍,如果使用正常语速只需要两分钟。而结合了背景资料的介绍,学生便可以品出“闲人”的另外一番味道:包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心境。苏轼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渴望得到赏识,大展宏图,并不愿做一个“闲人”,而现实中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成为一个“闲人”。原来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至此,文章通过对夜游承天寺记叙和对美好月色的描绘,表达作者既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又能做到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样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意蕴最终以一种“水到渠成”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由此可见,背景资料的恰当介绍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反对者的担忧不无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对阅读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由此可见“背景”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需要也是应该介绍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某些多语文教师对背景资料的介绍流于形式,几乎到了麻木的地步,根本谈不上合理运用。他们很少深究背景资料的复杂性及背景和文章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他们往往没有选择性,也没有有所侧重,每篇新课文一上来就将教参上的背景资料一读了事。这样的介绍对理解的深入不仅毫无益处,而且在一开始就给学生的思维戴上了“紧箍咒”。所以,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有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笔者认为应该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背景资料的介绍不能一概而论。背景资料何时介绍、怎样介绍、由谁介绍是阅读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何恰当地把握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介入度是一门充满挑战性的教学艺术。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应该因课而异,做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深入,机械呆板的介绍不讲也罢。

有些课文写作年代久远,与我们具有时代距离,例如九年级下册鲁迅先生的《雪》就可以在阅读前预先呈现写作背景,以背景资料为阅读铺垫,有助于学生切入阅读,进入文本。有些课文的某个点可能成为阅读的障碍,需要适时地穿插介绍背景资料,释疑解惑,例如八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讲到“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一处时,便可穿插介绍宗璞一家在“”中深受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心境,把握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永恒的真谛时的思想脉搏,同时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还有些作家作品介绍则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之后,例如阅读《范进中举》后补充介绍《儒林外史》,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作品。

总之,背景资料一定要呈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不是由教师进行生硬灌输,而是要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一种主观的需求。此外,背景介绍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后以交流的形式呈现,作为一种文学常识的补充,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经之,王岳川.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2]孙雄兵.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现代语文,2010(12).

[3]金复耕.阅读教学中写作背景资料的巧妙运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4).

上一篇:知识产权法本体论研究述评 下一篇:浅论大学生文学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