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3-17 09:18:50

生物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多媒体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媒体教学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备课 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音像多媒体等多种媒体进入学校教育,以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不足。一是生物学知识层面的特点。中学生物教材上的很多知识都要从分子的层面去加以阐述,这些微观的东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难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单单依靠书本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很难能够理解和掌握。二是生物学学科的特点。生物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很多问题都要通过实验加以解决。鉴于不同学校的现实问题,能够把中学课本中所有的实验都让学生去做一遍,恐怕难以实现。譬如说鉴定DNA和RNA的试剂甲基绿和吡咯红的每克单价比黄金还贵,没有几个学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很多实际问题,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减数分裂”这堂课是高中生物的难点和重点。传统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最多只能结合挂图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看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而多媒体却能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视学生的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一节课内就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原来需要两课时的内容,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牢固程度及运用的灵活性都远远超过了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测试表明,教学质量比用传统方法授课提高了一倍以上。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各媒体资源的合理调控,是这种教学方式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多媒体教学的备课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脚本,备课充分与否,关系到能否正常开展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网络条件下的教学,备课时除了传统教学中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诸环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室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创设教学环境,选择教学网络功能、调控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分配教学时间和确定教学策略的途径。

2.教学资源诸要素的搜集、整合。

课件的制作需要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的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网络教学系统,储存到资源库中,以备教学时调用。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自始至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融合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方法。对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软件,网络功能)的选择,应基于教学实际,该多则多,该少则少,切不可心中无数,更不能本末倒置,忽略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3.教学操作的设计。

教学操作的设计,也就是教学流程的规划,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合理分配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在此阶段,应考虑到在教学中应使用网络的哪些功能,它们应该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使用,以及调配网络资源信息库中哪些教学资源等等问题。同时,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流程。对整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在哪个环节插入为最佳方案,都要有事先安排,避免教学双方受制于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功能应围绕教学需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追求表面的华丽。

在做好多媒体备课的同时,因为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学模式雷同,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几点:

1.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这就偏离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多媒体教学手段再怎么先进,也只能是众多教学媒体中的一种,或者说是原有各种媒体的补充、发展和完善,只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课堂的主体还是学生,因此应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情况、设备条件等,有选择地将多媒体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现代化,要远胜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因此,教师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指示棒,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教学网络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2.多媒体能无限地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跨越时间、空间,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表现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生命世界,其优势是显而易见。如生物的细胞结构极其微小,肉眼无法观察,常规教学中只有通过挂图和语言描述,其真实性、直观性大打折扣,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模拟显示放大任何细微结构。又如血液循环的过程、细胞分裂的过程等动态过程,常规教学手段往往无法模拟再现,是历届学生学习的难点,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动感化表现手段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就能使学生看得清楚,理解得透彻。再如热带雨林的丰富多样、海底世界的异彩纷呈、克隆绵羊多莉的神奇诞生等,常规教学都是无法真切再现的,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却是易于反掌,我们甚至还可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形象地模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复杂的生理过程。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真实、自然应当是生物教学遵循的原则。在学习有关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等方面的知识时,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将动植物标本、实物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和深入地思考。在讲述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生命世界时,不应当将学生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让学生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在进行实地观察、研究和探讨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真、善、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因此,在生物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凡是能用实物的一律不用多媒体代替。如果在教学过程利用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特色。教师应防止教学思路被网络媒体所左右,让原有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及随堂应变的能动性,使网络教学媒体制约师生的思维空间,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失去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上一篇:新时期民办本科院校就业工作探索和研究 下一篇: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