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时间:2022-03-17 06:30:24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初中英语教学逐渐由重知识教育转化为重运用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强调能懂会说的学习效果。如何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结合几年自己在英语教学岗位上总结出的一点教学经验,现就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谈谈自己的一点小看法:

一、选好合适的阅读材料

这是阅读课的第一步骤,也是阅读的导入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做的好,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为要阅读的内容做好铺垫,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二、新课导入: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

因为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也就是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语言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不同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方式导入新课,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 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因为以前那种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这种影响的消除就缺乏基础,势必难以进行。

比如初中英语第二册第38课,这节课主要是描述一个瑞典摇滚乐队的演唱会,那么这节课的导入话题,我们就可以选取与音乐有关的话题,我想这个话题是学生比较愿意谈论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兴奋状态的达到,并不是只选取一个好的话题就可以达到的,这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谈论做出引导,并且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教学工具来促使学生的兴奋状态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比如这节课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首摇滚歌曲。

三、课文讲解:

1、导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着重训练学生的速度,略读等阅读技巧,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方法体裁与风格,修饰手段,信息的分布规律,主题段落,主题词,语篇标记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并提高阅读能力。

2、大声朗读,回答深层问题。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形成语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3、找出重点词汇,理解并运用。由输入到输出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对于关键词的重点掌握及运用是知识输出的资本。例如,在初三年级的阅读文章《hand message》中这篇文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词有: pay attention to 注意、notice/point to指向、tell sb. sth. with one’s hand/shake hands握手,让学生试着用这些短语造句,或编一个故事,学以致用,在运用中掌握这些新词。

4、概括文章,复述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形成完整印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是思考后成品输出,是学习后的成果展示。先给文章分段,并找出关键句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意思。例如,在初三年级的阅读文章《hand message》中这篇文章中可分为三段:

Passage1: show a scene

Passage2: sign language is a kind of languages which is often used by deaf people.

Passage3-4: deaf people can learn to speak if they aren’t born deaf .

5、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

6、讨论。在每一篇课文后,我们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题,以提升主题,并给学生一个真正进行主动交流的机会。学生讨论过后再进行写作,一是让学生觉得这仅仅是重新组织自己已有的而已,觉得有话可写;二是有利于学生创作性的学习。

四、阅读后(After―reading)

阅读课的最后阶段,即阅读后(after-reading)阶段,这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可采用许多方式进行检验。分角色朗读(role read)、表演(act out)、小组互动方式(group work)、猜谜(guess)、概括性提问(ask and answer)等。如:Going shopping 一课阅读后,可让学生分角色演Amy和Shopkeeper,让他们从中体验不同人物应该怎样表达才适合自己的角色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 一课,可采取小组互动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明白在西方人们是怎样庆祝节日的。“Food”一课,就该让学生明白我们要有好的身体必须要有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也对目前许多学生迷恋上网,不好好吃饭,不充分休息进行讨论,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应动静相结合,随时获取反馈信息,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并随时给学生适合的建议,以便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

重视课文阅读,大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如果能处理好课外阅读,则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阅读是一种技能,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技巧,但是要真正获得技能,毕竟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成的。

上一篇:探索有效家校合作 培养亲子学习习惯 下一篇:多角度 多方面 多方法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