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园环境空间生态化改建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3-16 11:49:58

重工业园环境空间生态化改建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重工业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金标准。近年来重工业发展速度飞快,改革开放后,民营重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私有重工业厂区周边环境空间缺乏审美性与生态防护性,重工业废料的排放对大气臭氧层,土地,地下水的污染。工业噪音,震动对周边环境居住空间的侵害,都严重损害的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生命健康。本文主要涉及直击国内私有重工企业(尤其以污染较重的铸锻焊接类企业)环境空间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以环境空间与生态空间景观优化的角度研究重工企业环境空间生态化改建的可行性。

关键词:重工业园污染景观优化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一 、重工业园区整体环境空间特点

(一)分布特点与绿化

重工业园是指大范围的重型金属冷热加工类企业的聚集地,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以重型铸锻类工厂为主,重型机加工类的为次。通常一个城市的重工业集中区往往分布在城市周边的郊区地带,园区周边紧邻农田与村庄,厂区布局较为混乱,缺乏整体规划性,厂区外观缺乏统一性,由于工厂使用的设备及产品都较为庞大,所以重工业园区厂房距地面垂直距离较高,若厂区建设密度较大则重工业园区内部景观及视野非常受限制,噪音及空气污染相对较重。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私有重工企业更是缺乏统一集中管理,集中形式不确定。重工类企业绿化带不仅仅只作为美观,绿化带产生的负氧离子可优化厂区一定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滋润空气,是作为生态防护非常重要的一项设施。

(二)噪音污染与空气污染问题

重型工业园区噪音及空气污染较重的企业主要以铸造锻造厂为主,其次空气污染较重的企业主要以大型金属结构焊接类的工厂为主。

锻造厂由于特殊生产过程,共同点是都需要产生大量的热能消耗,但根据调研分析得出两种结果:采用锻锤类的企业距离锻造车间100-200米处噪声仍可达90dB左右,地面震动感明显,对于未进行车间隔音处理的厂房,夜晚时噪音传播得更远,对居住在周边的居民影响很大。但采用静压力机式的锻造车间噪音则小的多,距离车间100以内噪音峰值在50-70dB左右。对于金属结构焊接类的厂区环境,主要问题仍是空气污染,但污染范围较轻,仅限于车间内部。

二、 重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原则

(一)与区域结合

重工业重污染园区应按类别适当远离人群居住区,远离程度按污染程度由近至远,工业园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与园区可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统一调控。该范围应包围较轻污染类厂区(如金属结构焊接,重型机械加工等工业废料产生较少的工厂),用地性质以农田、水域,以作为产业园区良好的区域生态基础,这类用地面积与工厂建成区面积之比宜控制在2∶1。控制区内以自然绿地和生态农业为主,加大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开发力度。 以人造森林类植被控制并包围并隔离污染较重的工厂,主要以铸锻类厂区,产生的噪音,废气,甚至工业废料应远离绿色作物,水域,等人类活动区,控制区内定期进行废料处理回收,废气排放过滤

(二)与工业园业园产业结构相结合

为了达到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放少的原则,产业园区必须以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深度发展作为基础。要通过利用工业企业发展相互依存的特点,重污染类的铸锻类企业基本属于机械工业链的第一链环节,属毛坯制造商。轻污染类常规机械加工属于第二链环节,属于零部件制造商。污染程度最轻一般为整机装配类企业,属于第三链环节,只有第三链环节企业发展带动第二链环节企业,第二链环节企业才能带动第一链环节企业,才能使重工业企业生态化发展得到有力的成本支持。

(三)与土地生态环境分析相结合

对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土地生态环境条件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进行产业园总体布局的前提条件之一。生态型产业园区必须强调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先进性,各类项目的布局要从生态角度提出规定。为了达到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放少的原则,产业园区必须以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深度发展作为基础。

三、规划要点

(一)生态功能分区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分为生态产业区、生活居住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保护区。另外园区周围的区域为环境控制区,重工业区主要以铸锻焊接类工厂企业的聚集区,规划的要点在于不仅要考虑发展无污染、少污染、节能的设备与技术,而且要注意具体项目之间的匹配关系。使上一链工厂排出的废物成为下一链或下几链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同类型的工厂也尽量集中配备,以便污染物处理系统的集中配备。生活居住区设置防护林带,并对居住区人口密度进行控制。管理服务区对园区内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确保园区按照生态模式运作。

(二)生态支持系统

生态支持系统即生态园区按照生态模式运作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物资和能源的供给系统以及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和防灾系统等。道路系统的设计满足园区内空间的通达性要求。

(三)绿地系统设计

针对重工业园区的特点,借用景观生态学中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除了对污染较重的厂区进行统一绿地防护处理外,同时还在园区工厂类型分区的核心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区,由绿地和道路廊道将这些人为斑块连接起来,构成绿色生态园区的框架。

参考文献:

[1]柯金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及其案例分析[J ]1 规划师,2002 ,(9)

[2]时匡,张应鹏. 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苏州新加坡工业 园区规划设计分析[J ] . 新建筑,1997 , (1)

上一篇: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 下一篇:现代建筑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