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相关护理体会

时间:2022-03-16 11:07:48

心肺复苏的相关护理体会

摘要:在医院的重症病房,往往会有心脏骤停的事件发生,因此心肺复苏是抢救的第一步,做好心肺复苏的相关护理,为医生获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本文通过心肺复苏的护理措施,谈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心肺复苏; 护理措施;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60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06-01

1心肺复苏的意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终止, 10 s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大部分患者将在4~6 min内发生不可逆脑损害,经及时抢救可获存活,否则随后经数分钟既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因此,及时的心肺复苏是抢救的第一步,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 随着新技术和循证医学的发展,心搏、呼吸骤停经较长时间抢救复苏成功已成为可能。因此,密切观察与及时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2心肺复苏的急救护理

2.1评估判断:瞬时评估是快速急救复苏成功的关键,强调内完成10秒的评估和恢复,而调用其他医务人员在抢救。通过摇晃患者的肩膀以确定有无反应,如病人神志不清,呼吸和颈动脉搏动消失,应及时进行复苏,不能等待其他的测试和症状出现或离开去找医生。

2. 2按压时的护理:护士往往是第一个接触心脏骤停的患者,应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的患者,以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一旦发现呼吸和心脏骤停,应立即将患者置于硬床或地板上,打电话给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早期人工胸外按压。有效的胸外按压胸腔的压力,以及血液的流动所造成的直接心脏按压,可以提供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以更好地满足大脑和重要器官对氧的需求,直到自主循环恢复,专家强调,连续、有效的胸外按压复苏成功的关键。

2.3及时开放气道:患者无反应或不自觉的肌肉张力下降,舌头和会厌会造成喉咙气道阻塞。一旦呼吸停止,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开始人工呼吸。即使有自主呼吸,但也因为吸入气道压力时,会产生的舌头和会厌吸附到咽后壁引起的气道阻塞,从而尽快开放气道。如果无法维持一个有效的通风应使用简易呼吸器,尽量使用双气囊辅助呼吸面罩。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如建立有效的通风,也可以是5:1,按循环通风后,对病人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自主呼吸和循环恢复。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2.4建立有效人工循环:正确的胸外按压是 CPR 的最简易办法。 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按压技术,按压过程中不得停顿,若必须暂停按压,不超过 10s。 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素 1mg 静注,可 3~5min 重复 1 次。心跳恢复后,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

2.5选择最佳给药途径:在CPR使流通中的药物浓度迅速达到高峰,应选择最佳的管理方式。静脉通道,应选择从心脏近端静脉,颈外静脉,前肘静脉等,并争取成功的,使药物能迅速发挥作用。恢复患者肢体远端血流量减少,背部,手部和腕部或下肢远端静脉的药物,是一种有害的途径。临床工作中,可迅速在肘部以上的外周静脉,建立2个以上的静脉通路,提倡使用留置针连接三种方式,由于其操作简便,快速,并发症少,心肺复苏术治疗原发性措施,护士应熟练掌握、准确无误。 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给药后用生理盐水 10mL 快速冲洗输液管, 并抬高肢体以加快药物进入循环。

2.6创造高效有序的救治环境:在抢救的过程中,护士必须冷静,动作娴熟,一切都维持良好的秩序,使患者的家属情绪稳定,患者的最终丧失的生理功能是听觉,因此,急诊科护士应说的更仔细,语言的鼓励和支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素质,提高病人的潜意识积极合规性,刺激垂死的病人看到希望。

3心肺复苏后护理

3.1监测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因心搏骤停后的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原发病的加重,直接影响心肌细胞功能而导致心律失常。根据心电监护及时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及时通知医师,有针对性地选用抗心律失常药。患者的心脏血压波动,脑功能的恢复是有害的,无益的,因此,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升压剂或血管扩张剂,提供小额注射泵调节滴速,通过一个特殊的通道输入,维持有效的血压90?100/60?70mmHg,不应该过高,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过低会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

3.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心肺复苏后,由于严重缺氧影响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脑缺氧,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影响,可以使患者的呼吸功能不好的恢复,甚至停止呼吸。为了维持有效的呼吸心肺复苏后,应采取以下的措施:(1)吸氧,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痰,可行超声雾化吸入湿痰液体。 (2)定期更换消毒吸痰导管,气管吸痰必须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并注意对环境和空气消毒,以防止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3)呼吸功能监测。CPR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有的还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护士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

3.3预防脑缺氧和脑水肿: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肾功能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地为医师提供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

心肺复苏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消失状态,由于脑缺氧昏迷患者尽早利用脑复苏的措施,以避免延迟时间,提高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风险。因此,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应该做以下护理:(1)降温,温度保持在33-34℃。低温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或预防脑水肿。冰帽在使用过程中,观察头部皮肤的变化,尤其要注意耳廓部分患者无紫绀,麻木,冻伤的发生。 (2)脱水。经过心肺复苏术和最常见的脑损伤脑水肿。在此基础上应用的温度,渗透性利尿剂与冷却处理,可以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脱水治疗中注意防止过度脱水,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难以维持稳定的血压。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肾功能,及时为医生提供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

3.4心理护理:在清醒的病人复苏后难免会产生紧张,恐惧,担心自己的安全有潜在危险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热情关心,帮助和指导,减轻心理负担,消除病人的关注,获得其密切合作,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倪海滨,刘 汉,张 铮.心肺脑复苏规则新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 2006, 22(1): 94-96

[2]温娜,赵婧. 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19): 2460 - 2462

[3]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 [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30

[4] 华高松,何海山,黄建波,等. 心博骤停 75min 电击除颤 66 次复苏成功 1 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7):683

上一篇: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及护... 下一篇: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全面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