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的体会

时间:2022-10-13 06:05:17

心肺脑复苏的体会

[关键词] 心跳骤停;心肺脑复苏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151-01

心跳骤停是临床中最危重急症,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难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我们对2001年1月~2006年10月救治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60例,女38例,年龄6个月~80岁,平均61.1岁。冠心病28例,心律失常16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脑出血13例,中毒5例,心肌炎4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麻醉意外2例,风心病2例,创伤等意外事故2例,电击伤2例,脑栓塞1例,重症肺炎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阿片类药物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药物过敏2例。

1.2 判断标准

心脏骤停标准: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心音和颈动脉搏动消失,脉搏不能扪及,血压为零,呼吸不规则甚至停顿,瞳孔散大,可呈现阿-斯氏综合征,心电监护显示心脏停搏、心室颤动或心电-机械分离。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复苏成功标准:CPR后出现自主心律,收缩压>90 mmHg,自主呼吸恢复至30/min。

1.3方法

所有救治均参照《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指导的BLS的ALS进行操作[2]。

2 结果

98例中心肺复苏成功43例(43.88%),CPCR完全成功30例(30.61%);心肺复苏未成功55例(56.12%), CPCR失败情况:死于基础疾病7例(包括4例冠心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病情难以逆转放弃2例(其中1例呈植物人状态)。

3 讨论

影响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如开始复苏的时间,施术者复苏技术熟练程度及配合是否熟练,抢救设施完备与否,药品使用是否恰当,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等等。

3.1及早呼救

抢救此类患者都是以分钟计算,如果在15 min后实施CPR,则抢救几乎不能成功[3]。本组病例中71例在10 min内CPR,其中50例在4 min内行CPR及电除颤,其余未成功者耽误时间大都在15 min以上,与抢救的时间明显相关。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尽早尽快建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这是保证重要器官氧的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

3.3 及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是被公认为最有效且广泛使用的首选药物。大剂量肾上腺素静注虽然能明显提高心脏复苏率,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和增加存活率。

3.4 及早电击除颤

85%~95%的心脏骤停者存在室颤。因此,应在持续按压的同时宜及早电击除颤,最好在3 min内,无心电监护时可进行盲目除颤,有心电监护时如有室颤必须除颤,采用200-200-360 J一组,可反复进行。特别强调,电击除颤一定要快、要短,最好是将除颤时间缩短到数秒内,不要过多耽误胸外按压时间。本组有1例患者经过长达40 min的胸外按压及10余次的电击除颤,最终获得成功,未留后遗症。

3.5 及早进一步生命支持

复苏后生命支持的重点是脑的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脑组织最容易受缺血缺氧的伤害,而且能量储备很少,应维持血压正常或稍高于正常,血压低者可用多巴胺静滴。持续呼吸支持使PaCO2在正常范围,PaO2明显提高。关于低温疗法,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功能的恢复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脑循环状态和脑温度。产生脑细胞损害和脑水肿的关键时刻是循环停止后的最初10 min。因此,降温越早越好,1 h内降温最好,2 h后降温效果较差,在胸外按压时最好就开始降温。如头部用冰帽降温。头部温度保持在32~34℃。在降温和维持血压稳定的基础上,宜及早应用脱水剂,通常选用速尿或20%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除能保护毛细血管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外,还有改善循环功能、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最好选用作用强而钠水潴留作用小的皮质激素制剂,地塞米松为首选。也可选用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如ATP、细胞色素C、辅酶A、多种维生素等,高压氧亦可选用。

3.6 积极治疗并发症

心肺复苏成功后常伴有多种并发症,亦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均应进行相应的积极有效治疗。

总之,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只要及时开通气道,在没有恢复自主循环以前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掌握除颤时机,合理应用各种复苏药物,注意纠正酸中毒,同时加强脑复苏及复苏后加强护理、营养支持、防治感染,是有望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景炳文.心脏骤停的当代救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0):585-587.

[2]Cummins RO,Hazinski MF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C and CPR guidelines 2000[J].Resuscition,2000,46(l-3):431-437.

[3]黄子道.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的措施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3):153.

(收稿日期:2007-02-2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关问... 下一篇:羊水栓塞的病因与早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