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中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3-16 07:36:06

建筑材料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和各项使用功能,更直接影响到建筑的长期使用寿命。本文探讨了建筑材料中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use function, more direct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building long-te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of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architecture; Material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 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一般的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约占总项目费用的60%左右,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有效的控制好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在于整个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的全过程,从订货、加工、采购、包装、运输,一直到检验、堆放、储存、保管、加工,每一道程序都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一、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外观质量、复试报告均符合要求的原则

外观质量和复试报告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并与质量保证资料内容一致。如果外观质量和复试报告等其中之一不符合要求,说明与质量保证资料内容不一致,质量保证资料不真实。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是证明进场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的有效文件。其内容必须真实、齐全、完整,并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只有当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外观质量、复试报告全部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才能判定建筑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贯彻相关规范标准的原则

总体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还是比较齐全的,但现场施工人员对规范标准的熟悉理解和贯彻还很不够,往往是一知半解,也没按要求把相关规范标准配套使用。检查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每个环节都要依据现行规范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要做到“ 有据可依,执行必严” 。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熟悉相关规范内容,熟练地运用规范标准,才能把好材料质量控制关。

3、控制材料质量的原则

进入现场的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材料监理质量控制程序执行。在材料进场前,承包商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供应商的企业资料及材料样品。监理工程师可结合具体情况,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以做好事前预控。当材料进场后,承包商应在组织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材料报验。收到材料报验申请后,监理工程师首先要核查其质量保证资料。在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的基础上,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外观质量检验合格后,按规定需要复试的材料,必须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并按批量和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样复试。材料复试合格,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报审表后方能使用。

二、建筑材料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现行的建筑市场管理混乱, 劣质材料屡禁不止, 而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非常严重, 并且难以弥补和修复, 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 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管中, 首先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并明确建设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 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检测单位复检、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见证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可以防止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首先应选择具备丰富经验的监理工程

大多数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需要一段时间和一定的检测手段, 而在施工现场大量合格材料中混有不合格材料时, 监理工程师对建筑材料的某种特性有直观的判断能力,以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对于常用的工程建筑材料, 熟练准确掌握其质量性能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监理工程师不仅应该知道其指标的高低, 还应知道其具体涵义和作用。

3、制定严格的工程材料采购、检验程序

首先由承包商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选取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材料样品(至少三种以上),报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现场签字确认,现场确认内容包括:材料设备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材质要求、档次、用量、价格、特殊技术要求及相关说明,严格按照材料设备认质单要求填写明确。其次认质单必须在承包商采购实施前签字确认,专业工程师、项目主管必须根据合同约定和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共同认可,并按制度要求报工程管理部门批准。单一认可、事后补办及未经批准均不能作为结算依据。再次,制定严格的材料抽检及送检制度。材料抽检要在专业工程师和项目主管见证下进行取样、封样,并派员陪护送检以防途中样品被换掉。

4、检查验收关。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首先,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用于工程的原材料、产品、构配件、设备应提供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文件、检验报告,有“准用认证”要求的材料和产品,还要提供省部级的准用认证许可文件。其次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产品、构配件、设备等由施工单位、专业工程师、项目主管进行验收,签署进场验收意见。如发现承包商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实际认质材料设备的名称、品牌、规格、材质要求等不符时,应及时书面承包商处理,并监督承包商进行限期更换,并对相关情况作书面记载直至作出相应处罚。再次进场验收合格的原材料、产品、构配件设备,按见证取样送检有关要求进行取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材料堆放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品种、规格、批次、进场日期分别堆放,并注有醒目的标牌区分。

三、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管措施

1、钢筋原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 针对原材料多源头、多渠道的情况, 对进场的每批金刚筋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施、贮存, 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 对每批钢筋均要做力学性能试验, 特殊部位所有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 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施工中要随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场外。

2、水泥

现在的建筑市场上小厂和小窑水泥很多, 因此施工单位在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及时到检测单位对其强度、安定性和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监管单位如对使用中的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上,经检验不合格的, 应及时清除现场。

3、钢筋焊接样品

现行的建筑工程设计主要以多层或高层为主,绝大多数进场钢筋均要进行现场加工后才可用于工程,如钢筋焊接、成型、张拉等。下面以钢筋对焊为例谈谈焊接制品的质量监管。钢筋只有经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加工。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措施交底、质量监控程序等,并要求施焊人员具有焊工上岗证, 拒绝无证人员上岗施焊。对有焊接操作上网证的人员, 要求对不同品种、不同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做焊接试件,试件经检验合格、方可施焊。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管的工作重点, 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还要对成品的质量进行监管。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 首先从外观上, 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抽样,坚持每300根接头取一线样品进行试验,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焊接头,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 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 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各种管理条例进行验收检查。

4、混凝土

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加工材料, 它的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而且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各种组成材料的计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直接重要的影响,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完善材料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的监督管理,对材料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才能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而更好地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光耀,叶桂兰. 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中华建设, 2007,(07) .

[2] 李仕斌. 浅谈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中国建设信息, 2007,(21) .

[3] 刘艳,高乃坤,李季虹,陈光. 如何搞好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辽宁建材, 2006,(02) .

[4] 陈蔚,刘萍.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5)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论高州山区建筑边坡的处理 下一篇:灰砂砖含水率对砌筑施工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