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的改进

时间:2022-03-16 05:09:47

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的改进

462300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儿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12

新生儿静脉输液时,头皮静脉固然首选,但对颅内出血、头皮血肿、头部体会性水肿的患儿则尽量避免在头部进行静脉穿刺,一则是穿刺不易,二则避免加重局部症状。此外在暖箱中的患儿多为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长,在暖箱中患儿多,便于行四肢穿刺,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该新生儿四肢静脉穿刺较头部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且可避免加重头部症状,故多选。同时也可以保护头部血管待出暖箱后穿刺,为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我院儿科NICU自2007年7月~2009年6月对206例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时的送管方法进行改进,成功率97.1%,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材料:24G静脉留置针,3M敷贴,一次性医用透明胶布。

方法:选择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常规扎止血带,使该穿刺部位的静脉显露,消毒穿刺部位,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成5°~10°角进针,进入皮下后平行进针,见血后稍向前推进1~2mm,使软管到达血管内,这时右手固定针柄不动,左手沿血管走行方向快速送入套管,直到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右手拨针芯,用3M敷贴固定。如果患儿四肢较细,可将敷贴剪成两半,用一半固定即可。如果将整个敷贴固定,会将四肢环形全部粘住,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再用一次性透明胶布在留置针尾端U型加强固定,使留置针不易滑脱。

结 果

206例新生儿选择四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成功200例,成功率97.1%,保留时间3~5天,无静脉炎发生。

讨 论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是NICU护士每天都要面对的技术操作,头皮静脉穿刺,一般都能得心应手,但是对颅内出血患儿,不易搬动头部,头皮血肿明显或性水肿不易穿刺,并且该患儿住院时间较长,最好采取四肢静脉穿刺,传统的方法多是见回血后,采用直接送管法,即软管与针芯一同前送,如果不是粗直的血管,针尖极易刺破血管壁,导致送管失败,也有采用边退边送法【sup】[1]【/sup】。如果退送速度、方向掌握不好,易使软管打折,不能全部送入;易脱滑,而导致固定不牢,保留时间短。对于初学者不易掌握,且边退边送的方法必须由他人协助固定患者儿肢体。常规的静脉穿刺是见回血后立即松止血带,但因新生儿四肢静脉细滑,松止血带时,皮肤弹缩,易使血管滚动移位,且松止血带后静脉充盈不明显,送管方向不好把握,往往导致送管失败,或软管不能全部送入,因此,我们改良的方法是见回血后暂不松开止血带,在这样的情况下,血管充盈明显,血管位置固定,送管成功率高,而且拇、食指固定针柄不动余三肢和小鱼际,可固定肢体,不需他人协助,节省人力,因此左手单手送外套管后再松止血带的方法成功率高,对于初学者易把握。此方法也用于儿童及成人静脉穿刺留置针的穿刺。

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①留置时间:我国尚无统一的标准,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5天。通常情况下,选择5天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可控制在2.5%以下;输入高渗性等剌激性液体,留置时间则应为3天。研究显示,输入静脉营养液时,选择腋静脉置管,平均保留天数为5天,选择头皮或四肢静脉置管,平均保留天数为1.2天。有人认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时,穿剌前常规消毒,穿剌成功后再次消毒局部皮肤及针口处,贴上透明敷贴,形成相对密闭无菌区域,保留时间5~7天,静脉炎发生率无增加。②影响因素:可分医源性因素、病源性因素和自然因素。小儿穿剌失败、血管的选择、套管针阻塞、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及各种原因所致静脉炎均可影响留置时间。

许多护理同仁对新生儿静脉留针技术在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大量的观察与研究,评估患儿个体情况,选择相宜的穿剌部位、血管、留置针和封管液,把握穿剌与封管的方法与技巧,妥善固定,严密观察,可提高穿剌成功率,降低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防备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技术为患儿输入药液、血液、采集血标本和治疗性新用途等方面广泛应用的质量,从而提高新生患儿治疗与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宁,孙波.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观察[J].医学产业资讯,2006,1(2):88。

上一篇:单腔管在胸科单肺通气中应用体会 下一篇:全冠直接修复活髓隐裂牙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