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3-16 12:20:00

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新生儿窒息 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分娩新生儿1853例,抢救成功率97.2%,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复苏前的准备

物品准备:预热辐射台,温度调至30~34℃。氧源、复苏气囊、听诊器、吸引器及合适面罩、喉镜、气管插管、吸引管、吸氧设备等。

人员准备:每次分娩时各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护理技术的医护人员、助产师在场,协作照料新生儿。严重窒息时,由熟练掌握复苏技能的儿科医师参与抢救复苏。助产士在每次分娩前做好抢救药品、复苏器械、氧气的检查工作,使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评分与方案

应用Apgar评分作为临床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标准,轻度窒息4~7分(青紫),重度窒息0~3分(苍白),正常8~10分,并遵循ABCDE方案进行复苏。实施复苏时,评估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每进行下一步复苏步骤前,均对新生儿呼吸、心率、肤色进行评估,然后决定是否进入下一步复苏护理术步骤,评估、决策、措施三项程序循环进行,直至复苏成功。复苏时机的掌握是复苏成功的关键,有绝对意义,因此,复苏必须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争分夺秒的开展。此外,缺氧较严重和严重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5分钟、10分钟时分别评分直至连续2次均≥8分为止。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对估计新生儿预后很有意义。评分越低,酸中毒和低氧血症越严重,如5分钟的评分数<3分,则新生儿死亡率及日后发生脑部后遗症的机会明显增加。所以,窒息复苏必须积极抢救,精心护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预防远期后遗症。

复苏护理

通畅气道,生后即保温:在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将新生儿的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出。胎儿娩出断脐后,立即擦干身体上的羊水和血迹,放置加热的辐射台上,摆好正确,使新生儿头部轻度伸仰,颈部保持中立位,肩部垫高2cm打开气道,使后咽部、喉、气管位于一条直线上,尽快用一次性小儿吸痰管吸引,先口咽、后鼻腔,边旋转边提拉的清理羊水和分泌物。

建立有效呼吸:新生儿出生后多数经清理呼吸道擦干身体的刺激可建立呼吸。若新生儿出生后,确认呼吸道通畅,而无呼吸和哭声,用手轻拍或弹新生儿足底,促其啼哭。刺激2次后立即对新生儿的反应进行评估,若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应立即给予正压人工呼吸或复苏器加压给氧、正压通气。若还存在自主呼吸,应立即评价心率,若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给予正压人工通气,若心率>100次/分,进一步评价肤色,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吸氧方式和浓度、流量。

恢复循环:100%氧充分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60次/分或60~80次/分,在正压人工呼吸同时须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有氧通气的前提下进行,按压部位应该在胸骨下1/3双连线与胸骨交界处,按压不可将压力都加于剑突以免损伤肝脏,所以,心胸外按压时,压力掌握在使胸骨下陷1~2cm,频率120次/分,若心率>80次/分,可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通气直至心率>100次/分,并出现自主呼吸。若心率仍<60次/分,除继续胸外按压外,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

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通常经ABC步骤后,患儿可取得良好的复苏效果,极少数重度窒息儿复苏效果不佳时,方用药物进行强心扩容纠酸等对症治疗,常用药物0.1‰肾上腺素、生理氯化钠、碳酸氢钠、钠洛铜,应根据新生儿肤色心率的评价适应证进行使用。由于新生儿的心脏发育不完善,在输液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6~8滴),可应用输液泵来精确控制。

复苏后的护理:新生儿复苏后要进一步做好基础护理,严防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严格监护,严密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等情况,给予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保暖,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合理喂养,轻度窒息恢复好的新生儿可尽快开奶,重度且恢复欠佳的可适当延迟开奶(延迟24~28小时),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讨 论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是胎儿产期死亡的重要因素,是一种紧急状态,需要紧急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窒息延续,高原地区孕妇由于新陈代谢加强及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增加,氧的消耗比怀孕前升高20%,耗氧增加和吸入氧不足必定会造成孕妇的低氧血症。孕妇的低氧血症势必导致胎儿缺氧,造成胎儿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障碍,所以高原地区应加强妊娠期妇女孕期管理,定期按时产检,教会孕妇自测胎动的方法,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针对性的给予孕妇左侧卧位吸氧,解除增大的子宫对腹部椎前大血管的压迫的同时,增加血氧饱和度,以改善肾脏及子宫胎盘血循环,从而减少缺氧对胎儿的影响,降低新生儿窒息疾病的发生。

高原地区高寒低温,日夜温差大,寒冷的刺激易引起全身血管痉挛性收缩,加重新生儿窒息,因此,高原地区应注重新生儿的保暖。新生儿娩出前,应提前升高产房温度,预热辐射抢救台,对婴儿的衣物和包被及小羊羔皮提前预热,当地产小羊羔皮,以天然环保、经济轻便、对新生儿无刺激性,保温性好为特点,被广泛应用,特别适合于低体重儿、早产儿使用,对于由于寒冷刺激引起的新生儿周围性紫绀,应在积极保暖,保持新生儿体温36.5℃~37℃的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直至新生儿肤色转红为止,并加强新生儿体温的监测,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及低氧环境造成胎儿早产、低体重儿窒息居多,而且使高原新生儿窒息缺氧较重,不易纠正,加之窒息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增多,形成窒息复苏有一定难度,因此,应做到早期预测、及时复苏,以确保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护理的成功,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9.

上一篇:严重创伤患者的手术配合 下一篇: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5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