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3-15 11:55: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浅谈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

企业资金、物资的合理优化配置固然重要,但是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更重要,它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因为资金和物资的配置是通过人实现的,为此,企业应当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挖掘潜力,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从而实现企业各项资源都能得到优化配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障

各个企业的竞争都离不开人才之争,任何成功的企业,其成功的根本原因都与高素质的企业家和员工为企业发挥最大效能有关。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才能培养出一支同行业中优秀的人才队伍,以不断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是培养员工奉献精神的重要因素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愈来愈重要,企业经营理念与员工价值的一致性是培养员工献身精神的关键所在。强烈的奉献、尽职、自我约束和自我牺牲精神能使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来对待,这就提高了员工的积极健、主动性、创造性,能更好地发挥潜力,使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

4.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稳定成长的重要保证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基础,有了公平和公正做保障,企业的运转效率将会提高,经济效益会随之增加,从而有助于企业的稳定成长。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构建一个能够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效结合起来的良性运转机制,对于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充分

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局部性,而不见人与事的系统性。而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事”的单—方面的静态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资本,注重的是人力的投入、使用和控制。但是实际中,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理解不到位,只侧重对人的使用,而缺乏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意识,从而使得人力资本投入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另外,认识上的不够深入往往容易导致实际操作过程出现偏差,造成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的局面,从而浪费了企业的资源,约束了企业的发展,甚至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2.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目标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的任务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一个过程,其开发和整合有赖于企业战略的确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健全的政策是成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往往只注重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培训等与公司内部人员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企业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这很容易导致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短缺所需人才的不良现象。如果企业短缺的是低技能人员,还可以通过临时招聘和短期培训获得,但是如果企业短缺的是高技能人员,特别是与企业独特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这就很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计划,使企业错失良机,造成较大的损失。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目标的实现之间有着直接关联,恰当有效的激励计划会将员工的薪酬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共赢。可是,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认为企业人员少,没有必要建立什么机制。结果,错误的认识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缺乏归属感,往往不认真做事,不努力工作,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激励机制,但是因为缺乏科学性、适用性、可行性,并不能有效地发挥相应的作用,这同样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企业将很可能在竞争曰益紧张的市场环境中遭到淘汰。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策略

1.转变观念,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知识也必将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前提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因此,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要尽快从传统人事管理的理念中走出来,及时吸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弄清楚二者的不同之处,同时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培养和利用。企业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充分的认识,在吸取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在长远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2.制定健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相关政策

在现代企业,为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各个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以便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落实到实处,为实现企业战略奠定基础。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将企业的目标转换为需要哪些人来实现这些目标。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相关政策可以及时制定人员增补和培训计划,实现对内部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够获取人力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的提高,从而在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制定规划时要考虑人口和劳动力变化、企业文化氛围、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经济衰退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做到全面分析,重点把握。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难度也较大的一项任务就是企业人员激励和考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中最难驾驭而潜力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员激励和考核规划正是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而制定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就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员工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因此,企业应当正确认识激励理论、模式,建立同自身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不失时机地采用恰当的激励方法与手段,比如,企业可以采用激励、竞争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利益。

4.实施精益人力资源管理

精益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精益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精益思想运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是单纯地套用精益生产的某些原则,而是把准确管理和消除浪费的理念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以精益的视角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人才利用效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既要关注各级管理者的准确任用,也要关注广大员工潜力的激发,变粗放的人力资源管理为精细、准确化管理,全面有效提升人才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双赢。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水平的差异将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企业的经营成败,不单是依靠企业具备多少资金和多少设备,关键是靠那些有效掌握、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上一篇:浅论电子电器类产品环保回收及观念深化 下一篇:放大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