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副结核病的诊断与控制

时间:2022-03-15 03:34:21

奶牛副结核病的诊断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0)10-0023-01

牛副结核病(M-paratuberculosis in cattle)又称牛副结核性肠炎、约翰氏病(Johne's disease),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是以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泌乳性能降低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国,常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Ⅱ类传染病。2006年3月,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某小规模奶牛场4岁左右的奶牛发生该病,2007年3月确诊后,采用隔离、消毒和淘汰方法,疫情得以控制。

1发病情况

该场为农村小规模奶牛场,存栏奶牛80头,其中产奶牛55头。2006年3月,陆续发现4岁左右的高产奶牛在分娩后出现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初步抗菌消炎治疗,得以好转,但病情易反复发作,病牛逐渐消瘦,泌乳量严重下降,最终淘汰。至2007年3月,共死淘病牛6头,场内仍有疑似病牛5头。

2 临床症状

发病奶牛多是产犊后出现腹泻症状,经抗菌消炎治疗后好转,但一个月后又复发,再次用药效果不好。表现出顽固性腹泻,腹泻物十分稀薄、恶臭,严重的可发现有黏液和血液凝块,出现严重消瘦、脱水。部分个体下颌及肉垂水肿明显,病牛泌乳尚未达到高峰期就明显下降至无乳,最后因全身衰弱死亡或被淘汰。

3剖检病变

剖检的病牛均表现极度消瘦,被毛粗乱,可视黏膜苍白,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前段,其中回肠病变最为明显。肠壁高度肥厚达正常的3倍以上,肠黏膜充血,上附有粘稠且混浊的黏液,并形成状似脑回样皱褶。肠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其淋巴管呈绳索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

4诊断

直肠取疑似病牛粪便黏液,或取病死牛的回肠黏膜刮取物,制成涂片,经萋―尼氏抗酸染色后镜检。对于无临床表现的,采用变态反应诊断,在颈侧中1/3处中部的健康皮肤处剪毛,直径约10cm,将注射部位的皮肤用手捏起,以卡尺测量皮肤皱褶厚度并记录。消毒后皮内注射副结核菌素0.1mL,72h观察结果。检查注射部位的皮肤有无热、肿、痛等炎性反应,同时用卡尺测皮肤皱褶厚度,计算皮差。皮差≥4mm为阳性;皮差在2.1~3.9mm为疑似反应,而皮差≤2mm则判为阴性。经上述方法检查,粪便黏液涂片检查疑似病牛5头,发现有抗酸着色的成堆或丛状排列细小杆菌的样品3头;回肠黏膜刮取物涂片检查2头,均检出相应细菌。变态反应诊断无症状奶牛10头,阳性2头,可疑1头。综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定该场所发疫情为牛副结核杆菌感染所致。

5防制措施

确诊后,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将严重病牛淘汰扑杀;全群牛用变态反应诊断方法进行普查,凡阳性者立即隔离,并根据临床表现作淘汰处理;对判为疑似阳性的,1个月后在该牛原注射部位的对侧相应部位再做一次诊断,如果仍为疑似即可定为阳性,并按阳性牛处理;变态反应阳性母牛所生的犊牛,以及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菌检阳性母牛所生的犊牛,立即和母牛分开,人工喂母牛初乳3d后单独组群,人工喂以健康牛乳,长至1、3、6个月龄时各作变态反应检查一次,如均为阴性,可按健康牛处理。被病牛污染过的牛舍、栏杆、饲槽、用具、绳索和运动场等,用苛性钠、漂白粉、石炭酸等消毒液定期喷雾、浸泡或冲洗。粪便堆积高温发酵后作肥料。采用上述方法两年后,奶牛场内不再有新的临床病例。

6讨论

奶牛顽固性腹泻和消瘦现象除见于牛副结核病以外,还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如冬痢、沙门氏菌病、内寄生虫、创伤性网胃炎、营养不良等,但牛副结核病潜伏期长,一般达6~12个月,甚至数年,呈典型的慢性传染,对奶牛的危害性更大。该病诊断并不困难,可采用粪便黏液和回肠黏膜刮取物直接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后,可发现成堆或丛状排列的红色细小杆菌,其中回肠黏膜刮取物涂片,效果更好。同时,肠管尤其是回肠的病理变化非常典型,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利用副结核菌素进行皮内试验进行普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小规模奶牛场缺乏对该病的诊断技术,更没有良好检疫及隔离控制措施,病牛与健康牛长期饲养于同一个区域内,可造成持续性的传染,难以消灭。目前,国内阳性奶牛场较多,又无疫苗可用于预防,通过检疫、隔离和淘汰并达到净化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上一篇:浅析新洲区畜牧业与两型农业间的关系 下一篇:三星顶级技术出击3D电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