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长生殿》往事篇:为李杨痴情一生

时间:2022-03-15 02:08:52

往事篇:为李杨痴情一生

“上昆”演绎的不同版本《长生殿》

1987年版――八场定乾坤

1987年,上海昆剧团编剧唐葆祥与上海艺术研究所李晓合作将洪N的名著《长生殿》改编成八场戏,邀请李紫贵担任导演。该剧的演出在戏曲界引起强烈反响,1988年赴日本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89年又荣获上海艺术节“优秀成果奖”。

1995年版――民乐叙古典

1995年,上海昆剧团与上海民族乐团联合排演昆剧《长生殿》,沈斌任导演。该剧将昆曲细腻生动的表演和民乐气势宏大的演奏揉合在一起,在演出过程中,观众不但能看到演员精湛的唱念表演,且在幕间享受了大乐队的精彩演奏。

2000年版――传统连新曲

2000年,台湾新象公司董事长樊曼侬邀请大陆六大昆剧团赴台轮流展演,其中包括上昆的《长生殿》折子戏串演。这次演出在传统八折的基础上增加了 “尸解”、“合围”、“看袜”、“重圆”四折,由唐葆祥整理改编、顾兆琳设计唱腔,演出得到了台湾观众的热烈欢迎。

蔡正仁:了却恩师心愿

蔡正仁的“大冠生”自成一绝,在昆曲界享有“活唐明皇”的美誉。记得还在学生时代,“上昆”曾在浦东大厦旁的光华戏院演出《长生殿》折子戏,先由蔡正仁与张洵澎演《定情》、《赐盒》,接着由沈传芷和朱传茗演《絮阁》,然后是周传瑛和张娴演《密誓》,最后登场的则是俞振飞和言慧珠的《惊变》、《埋玉》。演完自己的戏份后,蔡正仁马上卸了妆去看几位大师的表演,其中俞老所演的唐明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现在演《埋玉》等经典折子,很多地方还得益于我的恩师,他的舞台形象一直在我脑海中磨灭不去。没有俞老,就没有今天舞台上的我。”

从嗓子条件来说,俞振飞是典型的大冠生,演好唐明皇是其毕生的艺术追求,可惜“”的磨难使身体羸弱的俞老终难成愿。这次全本《长生殿》公演期间,当俞老的夫人李蔷华看完第三本演出后,她走上台紧紧握住蔡正仁的手,沉默许久。看着她满脸的泪痕,蔡正仁仿佛读出了其中的话语:“今天,俞老的心愿终于在你这个学生身上实现了。”

张静娴:“救场”演贵妃

如今在台上婀娜多情的张静娴,当年竟是以“救场”身份加入87版《长生殿》演出的。而这一次救场,也结下了她与杨贵妃一生的情缘。

1989年,刚接到救场任务的张静娴既兴奋又忐忑:“我当时给自己下了军令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了帮我准确把握人物,李紫贵导演特地从北京飞到上海。他告诉我,站在台上就要像个贵妃,喜怒哀乐都别忘了自己的贵妃身份,特别在面对唐明皇时要准确传递出人物的细腻感觉。”终于,张静娴扬长避短,以自己的聪慧弥补了经验的不足,演绎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杨贵妃。蔡正仁在评价自己的合作伙伴时不吝赞美之词:“演员演绎任何角色都需经过‘会――熟――默契’这个漫长的过程,但张静娴努力把这一过程缩短了,这一点很不容易。”

作为上昆的艺术指导,张静娴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闺门旦学生,此次在二、四本中饰演杨贵妃的沈i丽和余彬便是她的高足。张静娴笑称自己对待学生往往是“软硬兼施”,批评之余还要鼓励,“因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专心演戏已是很不容易了”。

沈斌:从毕业到入门

1978年“上昆”成立,沈斌在业务团长兼导演李进的培养下,由武生演员改行任技导和导演工作。后来他被著名戏曲导演李紫贵教授慧眼相中,收为徒弟,并幸运地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学习深造。临近毕业时,“上昆”准备将洪N的名著《长生殿》改编成八场戏搬上舞台,并邀请李紫贵担任导演。为了培养学生,李紫贵决定将《长生殿》作为沈斌的毕业实践作品,让他来具体执导排练任务。

开排之前,李紫贵让沈斌静下心来,老老实实看三本书,了解《长生殿》这部作品的来龙去脉。这三本书分别是洪N的《长生殿》原著、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87版《长生殿》演出获得了成功,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这也成为了沈斌导演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上一篇:主创篇:用真心,换真情 下一篇:为了那个梦、那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