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篇:用真心,换真情

时间:2022-10-17 07:10:32

昆剧《长生殿》主创篇:用真心,换真情

唐斯复:一份来自上天的恩赐

今天,我们有机会将昆剧全本《长生殿》搬上舞台,是上天赐予的幸运。回想2001年严冬的一个夜晚,我着手进行演出本整理创作时,心中交织着敬畏和胆怯,而要将这部文物剧本幻化成舞台上活生生的戏剧,又是多么大的动力!

《长生殿》是真正的传奇。洪N的文字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读起来常会感到天人合一的飘逸;他笔下的人物在地狱、人间、天上自由行走,人、鬼、仙倾情交谈,因为爱而生死无界;安禄山谋反这一贯穿全剧的政治历史事件,以跌宕的戏剧性带动全剧情节的进展;帝妃之尊的李隆基和杨玉环,最终被揭示为至情至爱的男人和女人;群众场面则写出了唐代天宝年间的民风、民情……

昆剧曾有过“家歌户唱寻常事,三岁孩子学戏文”的兴盛,也出现几乎消亡的衰败。整理全本《长生殿》演出剧本,我努力使"曲高和寡"的昆剧向"平易近人"靠近一点,帮助现代观众克服古诗辞难懂和昆剧演唱难懂这两个障碍。

《长生殿》是昆剧舞台上常演的戏,经典折子久经磨砺,脍炙人口。全本《长生殿》又是很新的戏,其中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从未演过的。9折经典折子分布在四本戏之中,演出本整理需要妥善地处理这些折子戏与全剧的融合,在每一本中发挥支柱作用。第一本《钗盒情定》,"定情"一折紧随"传概"之后,是全剧的开场戏,起到定场、定位、定调的作用。第二本中的“夜怨”、“絮阁”,第三本中的“惊变”、“埋玉”、“闻铃”,第四本中的“哭像”、“弹词”,都是全本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匀称地贯穿于剧情之中,老观众得到欣赏熟悉唱段的满足,新观众领略了经典唱段的精彩。

洪N的《长生殿》借男女之情抒发“国家兴亡之感”,两者在全剧中各占半壁江山。爱情故事是观众熟悉的,安禄山和“安史之乱”在常演的折子戏中却很少表现。在全本《长生殿》中,要将安史之乱的来龙去脉表述清楚,与帝妃爱情线索纠葛着向前发展,突显了那贯穿的、跌宕的、快节奏递进的戏剧性,以及特有的浓烈和强悍场面。两条线索互为经络和血肉,舞台呈现完成了长眠300年的剧作家洪N的夙愿。

曹其敬:不新不旧 典雅精致

昆曲《长生殿》结构宏伟,场面壮丽,情节曲折,组织严密。全剧以李杨爱情为主线,朝政军国之事为副线,互相穿插,彼此关联。而李杨爱情又以一组“钗”、“盒”时隐时现,由合而分、由分而合,使全剧情节既有内在联系,又体现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命运。全剧文字清丽流畅,刻画细腻,曲文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长生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精心呵护。但昆曲表演艺术是动态艺术,除了文本、曲谱有记载,其余都在演员身上,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所以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演出恢复到三百多年前的样子,当代演出,掺进新的因素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新,要新得适度,新得有分寸,新得不改其宗,不要标新立异的新,不要抱残守缺的旧。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要保留古典风范和皇家气派,典雅、精致、细腻。同时注意开掘昆剧艺术本体的艺术潜力,对其它各类艺术手段要慎重借鉴。除了以传统的表现手段,用虚拟的方式创造舞台气氛,引发观众的联想外,也需要运用灯光和机械舞台创造直观的舞台气氛,原则是不代替、不削弱演员的表演。

沈斌:《长生殿》,我一生的情缘

记得我刚从戏校毕业时导的第一个大戏就是《长生殿》,对我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剧目了,而是记载着我与昆曲一生的情缘。李杨的爱情是值得歌颂的,因为这种“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死不渝,依然是今天一种理想的爱情,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感动。

我是一、三本导演,万事开头难。一本九出戏,除了“定情”是传统折子戏外,其余几出都需要新排。“定情”强化太平盛世,把李、杨定情吉日的辉煌与隆重场面展现出来。唐明皇的第一个出场是全剧盛世的定位,杨贵妃的第一次出场是娇媚迷人,如同稀世珍宝,驾至西宫两人情意缠绵,赐金钗钿盒,唱[绵搭絮]载歌载舞,相伴偎依。“春睡”是一本的重头戏,情节简单而爱意深浓――一个志满意得、自我娇宠,一个爱不释手、细细赏玩,要把一段新婚燕尔、两情缱绻的情景展现得甜蜜而美满。

曹其敬执导过很多话剧经典作品,在总体把握上感觉非常灵敏。比如一本中“杨贵妃被贬出宫、远望宫墙”一场戏,之前排演就是简单表现远望的状态,但曹导提出了让杨玉环一路疾走、兜兜转转来体现她内心的矛盾和复杂。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无不体现了曹导作为话剧导演收放自如的能力,既有宏观上的基调把握,又有程式细节的规范。

张铭荣:保留传统昆曲的本体

既然是排演全本的《长生殿》,就要体现出全本的面貌。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艺术形式应采用折子戏的样式。五十折戏虽分成为四本,各本有不同的名字,但全剧仍由各个折子组成。演员的出场、下场、自报家门等都保留折子戏的形式和风格,不能随便处之,这是我始终的坚持。

第二,演出风格要保留传统昆曲的本体。例如“舞盘”一折,我们最终还是要运用戏曲本体的东西来形成那个舞蹈。在整个演出中也要确立传统戏的演出风格,在本体上进行适度的创新。

第三,要从演员和行当出发。编剧和总导演一开始就确立了整个戏的主线与副线--主线是李杨爱情,副线则是安史之乱,在这两条线的基础上,我们主要从演员出发。传奇本的特点,就是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该有戏的地方还得有戏,不能一味地只突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而忽略其他行当的戏。

上一篇:台上没有小角色 下一篇:昆剧《长生殿》往事篇:为李杨痴情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