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时间:2022-03-15 01:23:56

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着挑战,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班主任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班主任;对策

大学班主任是配合专职辅导员,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教师、学生集体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引路人。如何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摆在高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因此,高校班主任工作需要在保留传统的行之有效工作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时期大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1 心理健康问题。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或多或少地表现出郁闷、孤僻、自卑、抑郁、暴躁、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有些不良心理和情绪如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的会导致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2 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学生将来要走出学校,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一定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如何学到适合自己工作特长的相关操作技能,这是立身之本。这项要求一方面要通过正常教学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相应的操作技能实践来完成的。另一方面,还要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不断学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变化的标志。前已述及,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学生在毕业后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积极了解技术变革的进展和不断增长的需要,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3 目标缺失问题。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不能正确树立目标而丧失学习的动力。由于是应用型大学,学生、学校与研究型大学存在差距,毕业后找工作也处于劣势。那么班主任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学习搞好,同时还要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因此,班主任应该在平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还要根据班级中每位同学的不同个性扬其所长,如,针对不鼓励其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

二、新时期大学班主任工作的对策

新时期大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如何做好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本人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如下对策。

1 建立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一个班级能否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班干部非常重要。一个班要管好,学生要发展好,班长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干部,尤其是班长要重点培养、扶持,为他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外部条件。要通过委任、竞选、自荐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学生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在实际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以班长、团支书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自主管理作用。建立以班长负责制的健全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个体特长。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建立中,必须注意健全班集体的组织与功能,使它能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在大一新生入校时就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2 树立良好的班风。班风又称作班级气氛,它是指在班级所有成员的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班级是一个集体,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和成长,在全体班级成员中要形成“班兴我荣、班差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的优良班风,使全体成员能够投入到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潮流中去,从而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班风并不是盲目地、自发地形成的。它既来自于培养教育,又来自于学生自身建设,它必须通过班主任的引导、班级成员的认同方能形成。良好班级建立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思想。传统错误的作法往往是班主任把班级的工作只交给少数小干部包干。而更多的同学在班级里就像“客人”一样,这样会使许多同学觉得自己是班里可有可无的人,极大地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要通过团体活动强化学生的相互了解和班级的凝聚。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不可缺少的一员,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把自己的教育力量和学生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另外,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一个同学都了解,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在班级中负一定的责任,都有机会为班级服务,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3 沟通交流,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怎样消除师生差距,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较好地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那就要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努力挖掘学生优点,做他们的良师益友,逐渐走进学生内心深处。面对面沟通是成本最高的沟通方式,虽然班主任可以因此获得最直观的信息,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随着通讯方式的先进化,可以采用打电话、发短信、QQ聊天等形式。通过一些书面的沟通,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容易从心底里亲近班主任,从而实现更理想的沟通效果。这种方式最重要的条件是,班主任必须主动,通过学生个人QQ、班级群进行聊天。如果可以,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网站推荐给部分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班主任的意图,起到沟通的效果。除此之外,班主任要经常去学生宿舍坐坐,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怀。

4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催化剂。教师爱学生是人类最高情感的结晶。班主任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相结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地加以引导。精心呵护重于严厉要求,情感育人,力量无穷。要经常找学生谈心,询问他们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久而久之,这种外界的良性刺激就会引起学生愉快的体验和心理活动,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从内部推动学生产生积极行动,增强自信,促进自身的转化,按照“规范要求――自觉需要――特定素质”的运行轨道实现成才的目的。

5 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大学校园中接受教育的残疾人子女、特困家庭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等。他们在大学校园中处于经济上或心理上的相对弱势,是一个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社会承受能力脆弱,在家庭收入、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寻求帮助倾诉等方面容易陷入困惑和苦恼中。对这个群体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牵挂在心,要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勤工助学、获取学校的资助和银行的贷款,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二是关注学习乏味的学生。大学生中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往往是那些对学习价值低估的学生,部分是自信心不强,意志力薄弱,心理问题严重。对这个群体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另外,要特别关注上网成瘾的学生,这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一棘手问题。对班级中个别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充满耐心、充满爱心让这些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兴趣中来。最后,关注人际不畅的学生。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完善及以自我为中心严重倾向有直接关系。要帮助这些学生树立集体理念,并安排适当活动增进相互间的理解。

在新时期,应用型大学学生工作内容应不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的问题,还应就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学风建设和个人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结合大学生时代特点及心理特征,通过各项具体的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上一篇: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人才开发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析“情景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